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海釣人為何如此懼怕大米魚,雖叫「大米魚」卻在深夜如此狂暴兇猛

海釣人為何如此懼怕大米魚,雖叫「大米魚」卻在深夜如此狂暴兇猛

海釣人為何如此懼怕大米魚,雖叫「大米魚」卻在深夜如此狂暴兇猛

在海釣生活中,海釣人會時常釣到未知的奇葩魚種,而很少會有懼怕一說,就連大體型的金槍,石斑,旗魚都不放在眼中,要說懼怕那只有是釣上鯊魚的時候了,然而在海洋中有一種叫大米魚的魚種,這種魚白天很正常而一到晚上就會變得狂躁兇猛,以至於讓海釣人都產生懼怕的心理,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大米魚的傳奇「魚生」吧

大米魚外形貌似鱸魚,在官方還有個名字叫鮸魚,屬於小中型肉食性海洋魚類,一般只能長到0.5米左右,大米魚還能利用自己的身體發現奇怪的聲音,更為神奇的是這種聲音不是從魚嘴中發出的而是用魚類獨有的身體器官「魚鰾」發出的

雖叫「大米魚」卻在深夜如此狂暴兇猛:

這種魚性格狂暴兇猛,會主動攻擊小於它的任何魚類,有時攻擊並不是為了捕獵食物,更多的原因是源於「好玩」據有限的可以研究調查表面,在進入深夜後的大米魚性格會進入超兇猛模式,可能會對經過的任何魚中進行攻擊,即使是「干」不過的魚種

在海上坐釣的海釣人往往和內地的釣魚人有個共性,都比較喜歡夜釣,因為夜釣,很多魚類都會出來覓食,就連上百斤或者幾百斤的大體型魚也是如此,在夜間坐釣就有更大的幾率釣上理想中的目標魚

然而大米魚也不例外,它白天下沉,晚上上浮,但和其他魚種不一樣的大米魚一到晚上就性格大變,以白天兇猛幾倍的性格沖入上層水域,有時會直接捕獵小魚,而有時連大魚都不放過,也要上前咬上幾口,有點海中「平頭哥」的意思

海釣人為何如此懼怕大米魚:

在海上深夜的海釣人一般都用小魚或者活餌坐釣,這樣更容易吸引目標魚咬鉤,但同時也吸引著這些性格比白天狂暴兇猛幾倍的大米魚,於是很多人的魚餌剛剛進入水面就被這些大米魚所攻擊,掛餌接著再次放入水中,結果又是被大米魚秒截食

這樣一晚上的坐釣,海釣人的魚餌或者活餌根本就到達不了目標水域,只要下水就被吃乾淨了,所以在晚上坐釣的釣友都懼怕遇到這種大米魚,不光會截食餌魚,還會擾亂此海域水下魚種正常覓食,那就意味著今晚無魚可釣,只有空軍而歸

最大的一條大米魚:

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一條大米魚是在台灣的嘉義縣,因大米魚多數都聚集在台灣海域附近,所以在此收穫一尾最大的大米魚也不足為奇,但此魚的個頭,重量可謂是出人預料,據說這是台灣海域幾十年以來抓到的最大的一條了,足足有91斤重,隨後這條創紀錄的大米魚被以2.5萬元的價格賣出

雖說大米魚有著如此狂暴兇猛的性格,讓眾多海釣人懼怕不已,欲罷不能,但大米魚卻是一種經濟魚類,無論是食用價值,營養價值,還是藥用價值都是非常的高,魚肉富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質,而魚鰾可製成魚膠可補血,補腎,健脾等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還要大米魚的魚鱗可製成鱗膠,骨頭可以製成魚粉,耳石可清熱祛痰

以上僅為作者個人觀點,歡迎留言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的動物之家 的精彩文章:

海釣奇遇,第一次見到如此動感漂亮的海魚,它還能把珊瑚變成沙子

TAG:我們的動物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