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討好型人格,其實也是施暴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其實也是施暴型人格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文章來源:叢非從 ( ID:congnotcong)

作者:叢非從

01

「我是卑微的」

「討好者」、「討好型人格」、「老好人」,這種人在心理圈裡一直被人可憐著,因為他們真的很慘。

哪裡慘呢?

討好者的內在邏輯就是:

我是卑微的,我只有照顧好別人的感受,才能被愛。

具體表現在:

我不能直接拒絕,因為拒絕就會傷害別人。

我不能提要求,因為提要求別人會不開心。

我不能做錯事,因為做錯事別人會生氣。

我害怕與人衝突,因為與人衝突別人就會不開心。

所以我寧願委屈自己,也絕不讓別人受委屈。

總之,討好者那個玻璃心啊,讓人又疼又恨,看起來委屈又可憐。

他們是公認的好人,無害,甚至——命賤。

02

「我生來就欠別人的」

討好者之所以這麼討好,這麼害怕別人不開心,害怕與人衝突,害怕給別人傷害,是因為討好者預設了一個潛意識邏輯:

我生來就欠別人的。

所以在人際關係里,討好者只有通過付出、妥協、委屈、忍耐,通過照顧好別人,才能平衡掉這個虧欠感,才能與人正常交往。

也就是說,討好者認為,自己加付出,才能與人平等。

討好者的預設是:

我的本質是不值得你留下來的。我只有先讓你舒服,你才會留下來愛我。

可憐吧。然而,這個邏輯不是空穴來風。在他早年開始,他的爸爸媽媽就給他植入了這樣一個信念:你生來就欠我們的。

爸爸媽媽怎麼植入的呢?

對他發脾氣、恐嚇、威脅、情緒化,讓他處於隨時被拋棄的邊緣里。他只有懂事、委屈、聽話,才能讓他們留下來。爸爸媽媽無數次給他這個暗示:

你的本質是不值得被愛的。

你只有學習好,才能被愛。

你只有不提買玩具和草莓的要求,才能被愛。

你只有照顧弟弟,才能被愛。

你只有忍受、傾聽甚至安撫爸媽的壞脾氣,才能被愛。

這一切不就是在說:

你不值得被愛。你生來就欠別人的。你只有做了一些補償,才能換來爸媽留在你身邊。

當他們長大後,又會帶著這個邏輯走入人際關係,也覺得:現在的我是不值得被愛的,我只有為你做了ABCD事,才值得被愛。

於是形成了他們的討好和不得不付出。

03

「我比你低等」

這個邏輯里,有一個更深的假設。就是:

我比你們低等。

我是仆,你們是主。所以我得委屈自己照顧你們。這是主僕關係。

在討好者的世界裡,他習慣性地卑微,習慣性地把自己放在一個仆位,把別人放在主位。他們把對方想像得無比強大和冷漠,然後把弱小和卑微留給自己。

也就是說:討好者完全看不到自己強大的地方,他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值得被對方留戀,而對方很所謂,隨時會離開自己。

仆對主的前提假設,就是上面那個了:我天生就是欠你的。

以上這部分內容,可能都是你耳熟能詳的了。接下來我要講的,可能是你從來沒想過的。

說重點

討好者的邏輯,不是你強大我卑微的邏輯,而是:

僕人應該照顧主人。

上半段很好理解,討好者默認了自己在仆位,所以他會不自覺去照顧心中的主人。

然而另一些情境下,這兩個位置會在討好者的內心深處發生反轉,即他們成了主人,對方成了僕人。這時候他們就會要求對方照顧自己,討好自己。

當對方沒有按照他的邏輯和預期照顧他的時候,他就會變成暴怒的人。

這時的討好者,就變成了施暴者。然後你就會發現:

討好者也有另一面,就是施暴者。

04

「你就是應該照顧我」

什麼時候會發生反轉呢?

討好者有個某個資本以後。討好者一旦把自己放到了主位,就會要求別人像僕人一樣照顧自己,滿足自己,謙讓自己。別人一旦不按他的要求來照顧他,他就會像主人虐待僕人一樣,容易憤怒。

他們會有巨大的需要被照顧的理所當然感。

這時候他們潛意識的邏輯就是:

你欠我的,你比我低等。所以你應該照顧我。

比如說,討好者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以後。

討好者一旦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他們彷彿就有了要求對方的資本,就開始覺得——「你就是應該也對我好」。

不要覺得討好者對你好,就會甘心自己一直付出,對他們來說,每一次的付出和忍讓,都是在為反轉位置做鋪墊。

他會覺得——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對你那麼好,我一直都盡心儘力照顧你,你就應該……

你拒絕他一次,他不會生氣。但是如果他10次都沒拒絕過你,你卻拒絕了他一次,他就會生氣了。他那10次的沒拒絕,都轉變成了「你欠我的」的資本。

聽說過一些犧牲自己資助別人的事情,然後被資助的人都成了「白眼狼」,其實背後不被發現的一面是:資助者花費了超出自己舒適值的資助,就會對被資助者充滿了高期待,覺得你就是應該對我感恩,照顧我的情緒。

討好者的每一次付出、犧牲和忍讓,都是在為了之後理所當然控制你做準備。付出到一定程度後,討好者就變得計較、控制欲強、要求自己被特殊對待。

所以千萬別迷戀一個人對你好,在不遠的將來,你還不起。

比如說,建立親密關係以後。

一個討好者看起來脾氣很好,對人友善,無公害。但是他一旦陷入親密關係里,就會變成脾氣暴躁的施暴者。他們就會變得苛刻、計較、小氣、控制欲強,非常作,作到他們自己都不忍直視、無法自控的那種。

他們會覺得,我跟你在一起,你就欠我的了。我就是主,你就是仆了。他們的邏輯就是:

你愛我,就是應該……

你愛我,就應該理解我。

你是我的伴侶,就應該關心我。

我跟你在一起了,你就欠我的。

你既然愛上我了,就應該對我好。

比如說,對父母的關係,他們會覺得——你生了我,就應該對我負責任。

比如說,對孩子的關係。一個平日里對外人很友善的討好者,一旦回到家面對自己的孩子,就會總是忍不住發脾氣。他們覺得:我生了你,為你這麼操心,你就是欠我的了。

在這些關係里,只要他們內心深處建立了「我主你仆」的序位,就會對對方變得暴怒、要求、控制,要求對方像自己討好別人一樣來討好自己,要求對方像自己以別人為中心一樣以自己為中心。

他們討好的一面有多強,當他們掌權後,他們暴躁、作和怨恨的一面就有多強。

而他人通常又做不到像討好者討好別人一樣討好討好者。所以討好者就會充滿了恨。

卑微,只是我們對討好者的直觀評價。當他們與人親密,或升起期待,你將看到,他們內心如何充滿了憤怒。

一個人有多討好,他內在的憤怒就有多強。

05

最後,又到怎麼辦的環節了:

如果你身邊有討好者,千萬不要心安理得享受他們的付出。

討好者就像信用卡,你享受他們的好,後面都是要還的,要是透支了額度,利息可要加倍哦。

如果你是一個討好者,那你要知道:無論別人多愛你,無論你對別人做了什麼,你都要意識到:

別人,不,欠,你的。

然後,你要可以嘗試理解,這就是潛意識裡的親密。親密就是我內在有多委屈,我也要把你變得那麼委屈。我怎麼給別人當僕人的,你也要怎麼給我當僕人。

一個人只有敢於先把自己放到與別人平等的位置上,不去做僕人。他才可能到親密的人面前,真正尊重對方。

這就是不卑不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零起點讀懂《易經》
王陽明的那朵花,是花開見佛的花嗎?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