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多家科學雜誌同時發表7篇論文講同一顆小行星,其百年後或撞地球

多家科學雜誌同時發表7篇論文講同一顆小行星,其百年後或撞地球

就在數天前的3月19日,英國《自然》《自然·天文學》《自然·地球科學》和《自然·通訊》等知名科學雜誌幾乎同時發表了關於小行星貝努(Bennu,意為不死鳥)的7篇論文,講解了這個本世紀末很有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的諸多秘密。

小行星「貝努」看上去就像一個菱形四方體,其赤道的直徑約為500米,每1.2個地球年繞太陽運行一周,運行速度大致為每小時10.14萬公里,每6年接近地球一次,這個時候我們甚至能在地球上不用望遠鏡都能看到它。

由於貝努經常性地靠近地球,所以它是一個對地球生命有著一定威脅性的小天體,科學家根據其運行軌道與速度計算髮現它將於2135年穿過地球和月球之間,也就是說百年之後,這顆小行星將變得非常危險,到了22世紀末,它將更近距離地接近地球,與地球相撞的概率為2500分之一,這是200年中已知最大的小行星撞擊概率,也就是說它將成為最危險的小行星,對於這樣的撞擊概率,人類必須提前行動才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分析它在2175年至2199年之間與地球相撞的概率最大。

如果它撞擊地球的話,以它的質量和速度可以輕鬆毀滅一個大城市,甚至能摧毀一個小型國家,但是我們已經不用擔心,屆時人類的技術早已可以輕鬆地避免讓它撞到地球上。

為了深入研究這顆小行星,要解開小行星形成於太陽系起源之謎,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了OSIRIS-REx航天器探測貝努小行星,如今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開頭所提到的7篇論文基本就是在此基礎上得出的分析報告。

美國西南研究院、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亞利桑那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等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們分析認為「貝努」表面存在廣泛而豐富的含水礦物。它們發現OSIRIS-Rex發回的照片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貝努小行星某處可以將沙子和石頭噴射到外層空間,如此小的小行星上也有噴發現象,讓科學家們十分震驚,如OSIRIS-Rex任務的首席研究員但丁·勞雷塔就高呼「這是我科學生涯中最大的驚喜之一」。

另外一個出人意料的發現是,「貝努」表面存在大量圓形巨石,但缺乏小型撞擊坑,其表面外觀異質多樣,這些都表明「貝努」表面的不同區域源自不同時期,推測「貝努」的年齡在1億年至10億年之間,它很可能起源於太陽系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後來由於某種原因,脫離了小行星帶,來到了和地球軌道有重合的軌道上。

研究人員還發現這個小行星的含水粘土材料中都存在氫氧基團,這意味著它曾在某個時間點上與水發生過反應,而且是液態水。但是貝努的質量和體積都太小,上面不可能會自然存在液態水,因此這意味著貝努來自於一個曾經存在液態水的母體,這個母體可能是一個巨型小行星(內部或有液態水),也可能是某個矮行星、衛星甚至行星,不過目前其來源還是個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大世界 的精彩文章:

朝鮮半島發生2.8級地震,是自然地震又是誘發地震,這是咋回事
科學家測量出銀河系高達1.5萬億太陽質量,但大部分物質看不到

TAG:科普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