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型混合電容器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新型混合電容器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混合電容器技術將二次電池和超級電容器進行「內部交叉」,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及長壽命等特性。目前,鋰離子混合電容器已實現商業化應用。但鋰資源不足和分布不均會限制鋰基儲能器件大規模應用及可持續發展。鈉鉀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價格低廉,與鋰的物理化學特性相似,使得鈉鉀離子儲能器件有望成為鋰基儲能體系的潛在替代品,近年來其關鍵材料及相關技術發展迅速。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清潔能源化學與材料實驗室研究員閻興斌團隊一直致力於新型碳材料與儲能器件研究,發展了一系列雙碳高性能新型金屬離子混合電容器。

研究人員利用熱固相燒結一步製備了三維網路碳材料,獲得了網路碳材料關鍵製備技術;並進一步採用化學活化技術製備了具有優異電容特性的多孔三維網路碳材料(正極材料)。利用雙碳體系電極材料電化學特性穩定、導電性優異且與電解液匹配性好等特點,通過優化正負極活性材料質量和動力學匹配特性,最終構築了兼具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且循環穩定性優異的雙碳鈉離子混合電容器(如圖1示),相關結果發表在。

近期,研究人員利用碳酸鈉為模板,通過化學氣相沉積(CVD)技術合成了碳納米片負極材料,此碳納米片具有導電性好、缺陷豐富、層間距大、富氧等特點,有利於離子的存儲與傳輸。該碳納米片作為負極材料,表現出了優異的鉀離子存儲特性,為構築高性能鉀離子混合電容器奠定了基礎。因此,研究人員利用碳納米片負極材料與高容量氮摻雜三維碳正極材料構建了鉀離子混合電容器(如圖2示)。通過材料設計及器件優化,該混合電容器性能優異,具有高能量密度(149 Wh kg-1)和高功率密度(21 kW kg-1),以及良好的循環穩定性(5000圈循環80%的保持率)。相關結果在線發表在。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採用最為常用的蠟燭作為原料,採用簡單的燃燒法製備了洋蔥碳負極材料,並組裝了高性能雙碳鉀離子混合電容器(如圖3示),相關結果在線發表在。

以上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蘭州化物所「一三五」戰略規劃重點培育項目和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合作基金項目的資助。

圖1 雙碳鈉離子混合電容器

圖2 雙碳鉀離子混合電容器

圖3 蠟燭灰負極雙碳鉀離子混合電容器

來源: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神光Ⅱ」裝置激光注入系統雜訊源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研究人員在青藏高原植物基因組適應性進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