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小」與「大」的辯證法

「小」與「大」的辯證法

每日有「小誦讀」,每人有「小禮儀」,每班有「小特色」……近年來,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大高鎮剷頭李小學精準把握傳統文化復興的「時代脈搏」,把傳統文學教育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學生行為養成,通過抓點滴、抓全校、抓常態,營造了濃郁的傳統文學氛圍。

剷頭李小學是一所位置偏僻的農村教學點,僅有5個教學班、159名學生和13名教職工,校舍全是平房。儘管規模小,硬體差,但用「小誦讀」傳承「大經典」,「從古典精髓中求突破,方能引領學生成長」的發展思路,讓學校建設迎來了春天。

「孩子沒教好,是德育工作的恥辱!」上任伊始,迎著全校師生的眼神,校長崔玉明一錘定音,為學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定下了調子,引發了「傳統文化進校園,弘揚經典共成長」的行動。學校分批次組織教師,先後三度赴山東曲阜儒源參觀考察,同時全體教職工建言獻策,提出「個人自學、家校齊學、每日堅持、全校同步」,將《弟子規》《大學》《論語》等國學經典引入課堂,出台了「四項機制」:每周設一節傳統文化課,將經典誦、讀、講、寫融入到課堂教學;每天上午第三節課,全體老師集體誦讀國學經典;每天晨誦和下午課前,學生集體誦讀30分鐘;校園廣播時段播放不同的國學經典,讓師生、家長都接受傳統文化潤澤。

三年級(1)班許鑫磊的家長深有感觸地說:「以前孩子放學後回家不是貪玩就是調皮,現在每天背古詩,比以前懂事多了,也知道體諒我們了。」

在剷頭李小學每周一都會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禮儀——晨拜孔聖人。無論寒暑冬夏,全校所有師生都會列隊集合,恭恭敬敬向偉大教育家孔子行禮。該校德育主任王明明,向筆者算起了「禮儀賬」:學校把孝親尊師文化列入道德教育規劃,「入校即禮、入班即靜、入座即學」引領學生做孝親尊師的傳承者和實踐者;每學期至少組織兩次「孝道誠信友善」等交流會;評選「德行好少年」「德行好老師」「德行好家長」,將事迹照片搬上櫥窗張貼、校園廣播,擴展「小禮儀」的輻射效益等。

沾化區教育局局長丁明新說:「小小禮儀,大有天地,剷頭李小學的禮儀教育,真正道出了和諧校園的真諦。」

此外,剷頭李小學還湧現出了一個個匠心獨具的「小特色」,每學期舉辦師生經典誦、讀、寫「三項全能」比賽,全校共同參與「古詩詞大會」「紅領巾讀書節」比賽……

周而復始,學校依託春節、元宵、清明等傳統節日,引領師生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和道德體驗活動,讓學生知傳統、懂傳統、弘揚傳統;利用勞動節、教師節、重陽節及父母生日等契機,開展「感恩社會」「感恩老師」「關愛長輩」系列教育活動。孩子們懂得了「守禮從小做起」的規矩,校園道路髒了、門窗沒關好,不用老師吩咐,孩子們個個搶著上前打掃、關窗,「學校榮譽,從我做起」的理念早已經深入到他們日常行為之中……

「以小見大、以小喻大,方能以小成大、以小變大,從古典精髓中求突破,才能真正把教書育人的種子深植進每個師生心頭!」崔玉明深有感觸地說。

《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月26日第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閱讀現場
遇水可收縮 脫水速還原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