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皇帝一生勤政,明朝為什麼會滅亡?原因可歸納為十三字

崇禎皇帝一生勤政,明朝為什麼會滅亡?原因可歸納為十三字

大明一朝十六位皇帝,有兩位最勤政,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另一位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朱元璋從登基到去世,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他在遺詔中說「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作為朱元璋的子孫,崇禎皇帝也不遑多讓,史料有記載,「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其實,皇帝勤奮並不代表他就是合格的皇帝,而國家的存亡與皇帝是否勤政也沒有直接關係。馬援評價漢高祖劉邦的為君之道「無可無不可」,意思就是沒有條條框框,敢於大膽放權用人,讓人的才能發揮到最大。那麼,崇禎皇帝如此勵精圖治,明朝為什麼會毀在他手上呢?原因有三點,可以歸納為十三字。


1.剛愎自用

崇禎皇帝登基之初,便不動聲色地以雷霆手段滅了大太監魏忠賢,一時間被天下臣民贊為「中興之君」。崇禎皇帝也知道大明病入膏肓,於是啟用大批「賢臣」,希望能改變大明頹勢,然而他太著急,越急朝廷病得越重。沒辦法的情況下,崇禎皇帝就開始殺人,不論是奸臣還是忠臣,他殺了一批又一批。

崇禎皇帝在位17年,換了50位內閣大學士,平均1年要換3個。2個內閣首輔被殺,11個總督或被殺或逼得自殺,11個巡撫被殺。這些還僅僅是直接死在他手上的,被抓進監獄死的相當如今省部級官員的多達幾十人。公元1641年,被關押在監獄的大臣就有145人,這個數字相噹噹時明朝大臣數的十分之一。

在位期間,崇禎頒布了六次罪己詔,可是他上吊煤山之前留下遺言卻是「諸臣誤朕也」。罪了六次己,最終得出的感悟卻是「錯的都是你們」,這與項羽臨死前的遺言「天亡我,非戰之罪」的意思一樣。如果是一兩個大臣誤你,那可能是臣的原因,如果50多個內閣大學士都誤你,那就是你的責任了。可以看出,崇禎是一個剛愎自用的皇帝。


2.沒有擔當

皇帝是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按理說不可能沒有擔當,而崇禎皇帝恰恰就是這個奇葩。比如後金打到北京城下時,有人說當年嘉靖皇帝把兵部尚書丁汝夔殺了,敵人就退兵了,於是崇禎皇帝把大臣王洽關起來準備殺掉。再比如崇禎派兵部尚書陳新甲偷偷與後金議和,結果消息泄露,崇禎為了面子於是把陳新甲殺了。

諸如此類之事並不在少數,久而久之,後來就沒人願意跟崇禎幹了。當李自成快打到北京時,左中允李明睿建議「京城南遷」,崇禎皇帝一直有此意,但是大臣們卻反對,結果不了了之。為什麼呢?最關鍵是贊成南遷的李明睿級別太低,只是文官六品,不夠資格被黑鍋。由此可見,崇禎是一個完全沒有擔當的皇帝。


3.錯用東林黨

自從滅了魏忠賢后,崇禎皇帝就認為自己比哥哥要強,能夠駕馭東林黨,因此閹黨倒台後,便讓東林黨人重新進入仕途。掌權的東林黨為了爭取民心,免了大量的工商賦稅,對象都是地主豪紳。雖然賦稅減少了,但是朝廷邊關的開支卻年年增加,再加上自然災害嚴重,年年需要賑災,幾年下來就耗光了明朝國庫。

東林黨人雖然以倡談儒學為己任,卻不過是一群擅長空談、治國乏術的文人,寫的奏摺大多是空話、大話,於當時國事沒有任何益處。後世可伶崇禎,大多因為兩個原因,一是明朝是漢人最後一個王朝,讓很多人對它的同情轉到崇禎身上;二是崇禎皇帝不像其他沉迷酒色的末代之君,這讓人對他生出一點可伶之情。

參考文獻:《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邦為什麼要處死韓信?根本原因只有兩個字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