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北約決定武裝波蘭,在波羅的海對抗俄羅斯,能成功嗎?

北約決定武裝波蘭,在波羅的海對抗俄羅斯,能成功嗎?

北約在最近針對東歐邊界現狀的調查分析報告中指出,對於可能的俄羅斯入侵的威脅的有效應對手段是加強波蘭軍隊自身的軍事實力的同時,加強美國軍隊在波蘭的部署。北約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CSBA)在其報告中強調,「波蘭只有獲得新裝備的更新並且在美國軍隊保持前沿存在的情況下,才能夠幫助北約方面完成對俄羅斯的遏制任務」。

圖為:北約動漫形象

大師兄,「俄羅斯威脅論」又出第N季啦

在CSBA結合北約方面兵棋推演的結果後分析指出,如果未來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爆發軍事衝突,俄羅斯可以以其大量的機械化部隊迅速完成對於波羅的海國家的控制,這些國家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波羅的海沿岸國家一旦被俄羅斯迅速佔領,那麼其必然佔有地理上的極大優勢,北約軍事集團將喪失在歐洲的作戰主動權,與此同時,如果不對俄羅斯的入侵實施反擊,北約國家內的凝聚力也將會受到致命傷害。

波蘭與俄羅斯可謂幾個世紀以來的冤家對頭,波蘭曾多次被俄羅斯(蘇聯)控制、甚至滅國。尤其是近些年,波蘭作為「新歐洲」國家,通過融入「老歐洲」和反思冷戰堅持市場經濟取得了不錯的經濟增長。如今對抗起俄羅斯,可謂既有意願,又有一定經濟能力,自然非常積極。

圖為:俄羅斯陸軍機械化群

北約對於俄軍的作戰想定依然停留在冷戰時期的機械化戰爭層面上,不知是有意為之還是北約參謀機構水平的確如此

早在2016年,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立陶宛就展開了針對可能的俄羅斯入侵行動的演習,演習中甚至有民眾參加——藉此機會,立陶宛的民眾也接受了在俄軍「入侵」背景之下的相關生存知識的培訓。而當時北約也表示要對立陶宛實施「再武裝」以應對可能的俄軍來襲。

圖為:立陶宛國家城市

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和意識形態對立,波羅的海國家普遍對俄抱有防備心裡,這也是「俄羅斯威脅論」能夠存在的現實根基

如今,美國主導下的北約拋出所謂的「強化波蘭武裝」「強化美軍在波蘭前沿存在」的相關論斷,更多的還是偏向于軍貿層面。要知道,目前的俄羅斯已經在敘利亞和烏克蘭方面保持著對外機動作戰部隊的存在,不可能在介入兩場地區衝突的同時與美軍展開直接面對面的衝突,這不符合俄羅斯國家利益,也超越了俄軍的作戰能力。

圖為:俄羅斯特種部隊

同時介入三場衝突,這顯然不符合正常政府決策的邏輯水平,即使如此,「俄羅斯威脅論」的信眾大有人在

這種情況下,雖然北約官方機構在針對俄羅斯問題上的相關報告愈發「露骨」,但是本質上依舊屬於「俄羅斯威脅論」的老調重彈。所以更有可能的是,北約方面在這個時刻拋出所謂的「俄羅斯威脅論」背景下的「波蘭再武裝」計劃,實際上是想要通過渲染俄羅斯的武力威脅,迫使波蘭方面接受現代化同時也更加昂貴的西方裝備。

CSBA也在報告中指出,「波蘭再武裝」計劃的核心是對波蘭武裝力量的通信指揮系統、地面武器作戰平台等「大件」裝備實施更新。上述更新的完成需要數年才能夠完成,而如此長的周期和海量的資金投入所應對的「俄軍來襲」具備多大的現實可能?恐怕波蘭和北約心裡都沒有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刃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重啟50年前老裝備引發烏克蘭強烈反應:在策劃入侵!
與紐西蘭槍案巧合?荷蘭發生槍擊案,死傷10人,槍手為土耳其裔

TAG:刀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