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過招:這些細節一出,別人就知道你是茶鬼老饕了

過招:這些細節一出,別人就知道你是茶鬼老饕了

茶人之間是有心電感應的,就跟雷達一樣。

如果遇上同類,只需確認幾個細節,就能判斷對方是否喝茶,茶齡幾何?

這些細節癖好,就跟加密過的暗號似的,不同的回饋,對應了不同茶客類型。

對了,這篇話題是寫給普通人的,老茶客請繞道,不要偷聽我們講悄悄話。

正片開始了——喝茶時,怎麼做可以裝作我是老司機了?

不要露短的第一法則是,少說話多喝茶

首先,話少的人都自帶深沉氣質,信息量越少,別人就越覺得你難以捉摸,難下判斷。

如果有人問起,就說短語「還可以」,喝完聞聞杯底香,聞完了不動聲色。

但有一招茶桌禮儀,必須記住。

泡茶人倒茶之後,以食指和中指,輕扣桌面,以示感謝。

千萬不要脫口而出「謝謝」,不然怎麼看都是新手了。

接下來進階第二個話題:

喝哪種茶,比較顯資深?

摸著良心說,喝茶這種事,其實還是有鄙視鏈的。

刨去時節性嘗鮮因素,喝茶的鄙視鏈大概是這樣的:

黑茶(普洱茶)>青茶(烏龍茶岩茶一類)>白茶、黃茶>綠茶>紅茶

不一定精準,但80%的情況是這樣

跟「茶齡越大,口味越重」也有一定關係。

這麼跟你說吧,商業大佬多偏普洱茶,玩普洱茶是「有閑有錢」的象徵,故排第一。

青茶中的岩茶、鳳凰單叢,算是小眾又高端的品種,其中的變化,也是老茶客愛喝,且玩得出花樣的,所以排第二。

白茶是圈子裡近三年的網紅,口味清冽,性格溫潤,愛喝白茶的人,也算有品位,排第三。

黃茶已經小眾得接近凋零了,愛喝黃茶的群體,都有故事,於是和白茶並列第三。

綠茶、紅茶算是大眾情人了,太普遍了也就不夠逼格,不夠顯資深,遺憾地退居其後。

現在家庭作業來了:如果主人家問你先喝點什麼茶,你該怎麼回答?

填空題:(作業請交在留言區)

喝茶的時候,一直裝深沉也不大好,時機差不多了,你可以禮貌性地誇誇正在喝的茶了。

但是要說什麼,才能如同老司機一樣遊刃有餘呢?

評茶的專業術語非常多,茶鬼老饕也有分不清、說不出的時候。

但是茶的香味有點不一樣,這是比較主觀化的東西。

而且每個人的靈敏度不同,所以可以大膽去說越詳細越具象化,越顯得有見地

你聞到了梔子花香,就說梔子花香,聞到了老房子的味道,就說有老房子的味道。

只要不是太負面的詞,誠實一點沒關係。

真正愛茶的人,是包容的,是不給茶席上的事物設限的。

你甚至可以這樣說:

「這個香氣很溫柔,跟剛剛那款不一樣,不是橫衝直撞的那類,杯底還有點太陽味」。

說這些的時候,一定要自信,這些是你自己的感受,又不是瞎說的。

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聞聞杯蓋香、看看葉底。

杯蓋香怎麼聞?

標準動作應該是,一手托著蓋碗或壺,一手拇指、食指、中指,自然捏住杯蓋或壺蓋,放置鼻尖下方輕嗅。

注意,聞蓋香這個動作,應該是出湯之後。

千萬別主人還在悶茶呢,你就把杯蓋掀起來了,這樣怎麼說都有點冒犯。

一泡茶下來,可以聞好幾輪蓋香。

好茶的香氣是共通的:都是持久的,而且會不斷變化。

學會了這個動作,茶人的雷達,基本上就判定你為自己人了。

一切細節,切忌用力過猛。

要舉重若輕,要放鬆自然,你看看武俠小說里的大佬都是怎麼裝逼的?

人家基本不用裝,都是輕描淡寫的,像天山童姥問虛竹:「玄慈,玄悲,玄苦,玄難這些小和尚,都是你的師祖?」

這話跟:「牛欄坑的肉桂,獅峰的龍井,冰島老班章,其實也就那樣,喝茶還是要自己喜歡才行」差不多。

最後給個忠告,要是真不怎麼懂茶,裝完了就趕緊撤。

以上這些都是緩兵之計,打鐵還需自身硬啊~

此時品飲剛剛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學習和鑒賞篆書藝術必備的專業書籍!
中國年,從一杯茶開始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