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如何正確地犯錯?

如何正確地犯錯?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作者: 比爾·泰勒

為什麼許多成功企業的領導人,突然間開始鼓勵公司與同事勇於犯更多錯誤,並欣然接受更多失敗?

詹姆斯·昆西(James Quincey)在接任可口可樂公司CEO之後,就號召基層主管克服對失敗的恐懼,自多年前的產品「新可樂」(New Coke)大挫敗之後,這種恐懼就一直瀰漫在公司里。他堅定表示:「如果沒有犯錯,就代表我們不夠努力。」

網飛(Netflix)在訂戶數方面獲得空前成功之際,CEO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卻擔心該公司極具價值的串流服務中有太多熱門劇,淘汰了太少新劇。

他在一場科技會議中說:「我們現在的成功率太高。我們應該冒更多險……嘗試更多瘋狂的事……我們應該提高整體淘汰率。」

即使像亞馬遜(Amazon)CEO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這樣全球公認的成功創業家,也直言不諱地說,亞馬遜的成長與創新,是建立在失敗之上。他在亞馬遜收購全食超市(Whole Foods)之後不久解釋說:「如果你即將大膽下注,這些賭注一定是實驗。既然是實驗,你便無法預知它們是否會成功。實驗的本質就是容易失敗。但只要少數幾次大成功,就可以彌補很多次的失敗。」

這些CEO傳達的訊息非常容易理解,大多數人卻很難實行。我實在見過太多企業領導人、拜訪過太多組織,都推崇創新與創意的優點,但其中有許多領導人與組織,都非常害怕犯錯、失誤與失望,而這也正是他們這麼缺乏創新與創意的原因。如果你沒有準備好失敗,就還沒準備好學習。除非人和組織的學習速度與世界變化的速度一樣快,否則永遠無法持續成長與演變。

那麼,要如何正確地犯錯?組織與個人需要掌握哪些技巧,才能欣然接受小失敗與大成功之間的必然連結?

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西部的女子學校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發起一個「正面處理失敗」(Falling Well)計劃,讓學生知道所有人都可能從失敗學習到什麼。活動負責人瑞秋·西蒙斯(Rachel Simmons)在《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解釋:「我們試圖教導學生,失敗並不是學習的錯誤,而是學習的特徵。」學生登記參加這項計劃時,會收到一張「失敗證書」(Certificate of Failure),宣告他們「獲得授權可以搞砸、毀滅或弄壞」一段關係、一項計劃、一場考試,或是其他看起來非常重要的活動,但「仍是一個非常有價值、極為優秀的人」。準備好面對失敗的學生,比期待完美表現與完美績效的學生更堅強,也更勇敢。

這是值得應用到企業的心得。達美樂比薩(Domino"s Pizza)CEO帕特里克·道爾(Patrick Doyle)2010年上任以來的表現比產業中任何領導人還要輝煌,但他堅持認為,公司的所有成就,都是因為公司勇於面對錯誤與失策的可能性。

道爾在對一些CEO的演講中說,公司與個人若要誠實面對失敗,會面對兩項極大的挑戰。

第一項挑戰,是他所謂的「無作為偏誤」(omission bias),這是指大部分有新想法的人,都會選擇不去實現那個想法,因為一旦嘗試失敗,可能會危及自己的職涯。第二項需要克服的挑戰,是他所謂的「損失趨避」(loss aversion),也就是人們行動時往往會想著不要輸,而不是如何贏,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損失的痛苦,是獲勝的快樂的兩倍。」

道爾解釋,「允許失敗就能夠激發活力」,而且這也是創造成功所需的必要條件,正因如此,他把那場演講的題目訂為「失敗是一個選項」(Failure Is an Option)。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這或許是最重要的一個經驗,沒有失敗就沒有學習,沒有挫折就沒有成功。

(作者是《快公司》雜誌(Fast Company)共同創辦人,著有《就是輝煌:卓越組織如何以非凡方式做平凡事》。)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比爾·蓋茨2019年度公開信:意料之外
王陽明的家庭關係理念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