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文徵明不僅畫藝精湛,他的書法達到了人書俱老,不輸晉唐大家!

文徵明不僅畫藝精湛,他的書法達到了人書俱老,不輸晉唐大家!

文徵明是古往今來極其罕見的「四絕」人才之一。古代讀書人賴以生存的技能是詩文書畫,在他這裡似乎變得異常的簡單。無一不精,無一不絕。他的祖先居住於湖南衡陽,所以文徵明又自稱「衡山居士」。文徵明的詩學蘇軾,白居易。書法師從李應禎,在繪畫方面更是與沈周唐伯虎等人並稱「吳門四家」。

文徵明也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不僅畫好,書法在當時也是首屈一指,這幅《雜詠》號稱文徵明最貴的書法,拍得了八千多萬的天價。文徵明五十七歲辭官致仕,之後文徵明潛心書畫,遊山玩水。整理之前自己所做的詩文,便是《雜詠詩卷》十首。整幅作品尺幅很大,可謂是長篇巨制了。

清朝內務府所錄的《石渠寶笈》收錄了這幅作品,藏於故宮養心殿。當然也就免不了乾隆大神的禍害了,按照記載,乾隆在作品上鈐印六處。比如「乾隆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璽」等,都是乾隆的手筆,可見乾隆對這幅作品的喜愛程度。

作為文徵明行書的代表作之一,《雜詠詩卷》書寫風格嚴謹,字跡秀麗。這是文徵明致仕以後書法風格轉變的真實見證。影響一幅作品是否可以成為精品的因素有很多,大到天氣原因,小到桌子是否乾淨,毛筆和硯台是否精美。此外作者的當時心情好壞,身體是否健康更是影響作品好壞的關鍵原因。

在作品後面的尾跋處。文徵明記載了當時創作的背景,「久雨新霽,情思爽然」,說明當時剛雨過天晴,作者心情格外好,再加上屋內「焚香煮茶」,心情更加愉悅。頓時心中有了極強的創作欲,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出的作品自然是行筆流暢,毫無凝滯堵塞之感,於是乎就創作出了這幅鴻篇巨製。

開篇「雜詠。春日同諸友人游西山。不教塵負踏青游,出郭聊為一笑謀。新水已堪浮」,點明了創作時的背景。

文徵明的書法起初學習李應禎,之後他覺得還遠遠不夠,於是又廣泛學習王羲之的《黃庭經》、王羲之的《十三行》等二王書法。在楷書方面,學習唐人小楷,終至佳境,成小楷名家。

這幅《雜詠》是文徵明作為讀書人的儒生書法精品。法度嚴謹,秀麗之姿躍然紙上,雖然整體沒有張懷二人草書的恢弘大氣與張揚恣肆,但卻有很強的晉唐儒雅風味,細細品來,猶如一塊溫潤美玉,令人愛不釋手。難怪能夠拍出八千萬的天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之美 的精彩文章:

和珅並不是一無是處,他的書法工整大氣,讓很多書法家感到汗顏!
嘉慶不僅是一位皇帝,還是一位書法家!

TAG:文化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