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紙上談兵打敗仗,卻有人說無能都是假象,他的到底有無真本領?

紙上談兵打敗仗,卻有人說無能都是假象,他的到底有無真本領?

古時候的年輕人大都埋頭苦讀一二十年,希望自己可以在有朝一日內得到的賞識。就在這種長年累月的學習中,他們閱讀了大量的聖賢書籍,還有兵書、戰法。

一心想要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每天都夢想著自己可以率領著國家的大軍,殺敵百萬。但是往往他們心裡滿懷熱誠和成為英雄的志氣,卻沒有足夠的實力去完成。

最典型的那位,當然就是趙括。我想紙上談兵的故事,大家應該從小就聽說過。就是說趙括,在年輕時談起兵法比老將軍自己的父親還厲害。後來他接替了廉頗的地位,成為趙國的將軍,卻在最有名的那場戰爭中,只知道根據兵書的方法去打仗,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打敗。

但是近兩年總是有人說趙括不是紙上談兵。說他其實是有真實能力的。只是因為在這個打仗的過程中,他實行的戰略不完全是他個人的意思,還聽了趙王的戰略。大家都知道將軍作戰,當然是要根據皇帝的意見來進行,不可能一個人隨意而行。趙王的心中是希望自己有所作為的,他就提醒趙括應該採取主動進攻的戰略。就因為這一點,所以大家都認為這場戰爭的失敗,不應該怪趙括。

但是大家沒有仔細想過,趙括他是一個戰略的實行者,如果他真的是一位出色的將軍,即使他不能避免這一場戰爭的失敗,那麼他也會盡量的減少戰爭的損失呀。不至於讓趙國全軍覆沒。他被秦國詐騙,貿然全軍出擊,導致被秦國的騎兵打散,整個趙軍都被白起的軍隊包圍。在被包圍的期間,趙軍其實還有著大量的糧草,但是直到最後的關頭,趙括才決定突圍。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已經來不及了,趙括的決定做得太晚。在戰爭結束的最後關頭趙軍進行反抗,對秦國的軍隊也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我們可以看出來趙軍的攻擊力還是很強的,如果可以早一點改變作戰的戰略,說不定還可以對秦國造成更大的損傷。如果趙括能夠稍微有一點作戰經驗,那也不至於造成讓趙國全軍覆沒的結果。

所以小編認為他沒有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沒有一點自知之明,不知道改變戰略。在臨陣的時候根本就無法充當起肩負著重要責任的將領。打了敗仗的他,不是不忠誠,他只是沒有能力。所以對一個人物的評價,不能夠因為一些小小的原因就完全改變,正史中的評價是一定公正的。

歡迎轉發和在評論區留言,喜歡我們的小夥伴可以加個關注,感謝大家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小魚兒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霧霾不是現在才有,宋朝時這樣應對霧霾,很有遠見
古代人猿發展到現代人類,是什麼原因引起人類發生如此大的轉變?

TAG:小小魚兒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