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俗語:不到黃河心不死,原話卻很少有人知道

俗語:不到黃河心不死,原話卻很少有人知道

俗語:不到黃河心不死,原話卻很少有人知道

俗語是我國傳統文化體裁的一種,和其他文化體裁一樣,俗語所講的內容包含了很多方面,例如:婚嫁、生子、耕種、飲食等等,幾乎涵蓋了生活中遇到的種種事情。並且俗語也像其他文化一樣流傳了五千多年,經久不衰。

但俗語與其他文體不同的是,創作俗語的都是普通的農民們,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文化,全憑著生活中總結的經驗才創作出這些俗語的。而其他文體都是由一些有文化的讀書人創作的,由此就可以看出,古時候勞動人民們的智慧。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這句俗語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詳,我們在生活中總能聽到有人說這句俗語,以表達自己的決心,這句俗語就是「不到黃河心不死」。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不走到無路可走的地步是不肯死心的。」其含義就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

雖然我們在生活中常能聽到這句話,但是這句俗語的原話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實這句俗語的原話有三個版本,最有意思的就是第三個版本了,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這三個版本都是什麼吧?

這第一個版本就是這句俗語的原話是「不遭橫禍心不死」,但由於在流傳過程中遇到方言,就導致俗語流傳的不精準,使得原話變成了「不到黃河心不死」。由此也能看出,俗語口口相傳的傳播方式是有很大弊端的,往往會使俗語流傳的不精準,可能會改變俗語本身想要表達的含義。

而第二個版本源自於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說的是不到烏江心不死,後來在明朝之後,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黃河,漸漸地黃河的知名度高過了烏江,所以人們就把烏江改為了黃河。

而這第三個版本顯然就更不靠譜了,這三個版本講的是一個愛情故事,也是十分搞笑了。說的是在明朝山海關地區有一戶人家生了個兒子,不僅名字取得不好叫「官才」,就連他的命也不好。

雖然說他天資聰慧,但卻相貌醜陋,不幸運的是,他還偏偏愛上了地主家的漂亮女兒,而這個漂亮女兒的名字也是十分的奇葩,叫「黃河」。因為官才愛上了黃河,一心想要娶黃河為妻,但是黃河的父親肯定不能同意自己的漂亮女兒嫁給一個醜八怪,於是就拒絕的官才。

官才為了表明自己的真心,就把自己的心,挖了出來,讓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的心裝進盒子里送給黃河。按照常理,把心挖出來,那心就會停止跳動,但奇怪的是,官才的心並沒有停止跳動,直到送到黃河手裡才停止了跳動。於是就有了這句俗語。

無論是哪一版本都有它所講的道理,我們都不必糾結這句俗語的來源,我們只要知道它所表達的道理就好。大家覺得這三個版本那個最真實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鼓瑟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俗語:無毒不丈夫,其實還有上句話,為何避而不談?
在民間,人去世之後為什麼要用繩子綁著腳?老祖宗留下來的講究

TAG:鼓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