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白銀靖遠發現西周至春秋時期的游牧民族文化遺迹

白銀靖遠發現西周至春秋時期的游牧民族文化遺迹

白銀靖遠發現西周至春秋時期的游牧民族文化遺迹

喜歡就點擊藍字關注我

國家媒體,值得信賴

白銀靖遠發現西周至春秋時期的游牧民族文化遺迹

1976年春天,蘭州大學地理系的一些師生來到靖遠,在劉川鄉境內的吳家川一帶進行實地考察,意外地發現了幾處罕見的岩畫遺迹,並將其命名為吳家川岩畫。專家學者們親臨實地考證鑒定,確認吳家川岩畫與1972年在甘肅嘉峪關發現的黑山岩畫類型相似,是西周至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的游牧民族文化遺產。

白銀靖遠發現西周至春秋時期的游牧民族文化遺迹

吳家川岩畫或稱劉川岩畫,位於靖遠縣劉川鄉境內的吳家川一帶,距離縣城40公里,原有南北兩處,現僅存一處。南處岩畫遺存,位居張家檯子,岩畫鑿刻於兩米余高的破裂巨石裂縫斷面之上,保存隱蔽,不易發現。圖畫面積較小,圖形單一,個體為人騎馬形象,線條簡單,造型粗獷。由於石質表面剝蝕脫落嚴重,部分痕迹難以辨認。可惜的是,2003年在修劉(寨柯)白(銀)高速公路時,因處在路基南側,取土墊路,被深埋地下,遺迹無處可尋。

白銀靖遠發現西周至春秋時期的游牧民族文化遺迹

北處岩畫遺存,位居甘肅稀土公司生產區附近國道109線以北1.5公里處陳家溝內,小地名穀子地溝。此地周圍遍布裸露的紅砂石岩丘,岩畫刻於一座巨大的粗質山丘上部的紅砂岩斷面之上,自南向西分為兩段,分布較為集中。岩畫個體數量多而且形態各異,有大角羊、鹿、馬、狗等動物形象,亦有頭戴飾物的人體畫像,騎馬賓士,呈狩獵之狀,整體畫面粗獷雄渾,栩栩如生。

白銀靖遠發現西周至春秋時期的游牧民族文化遺迹

據史料記載,在秦以前,靖遠為古代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戎人、羌人所佔據。劉川鄉一帶地處黃河以北,背山面河,地勢平坦,遠在兩千年前,這裡水澤充沛,草木繁茂,是游牧民族的理想游牧之地,吳家川岩畫即為那個歷史時期人類游牧生活的真實寫照。而且,吳家川岩畫的發現,也為靖遠乃古西戎與北羌游牧地之說提供了實物見證。

白銀靖遠發現西周至春秋時期的游牧民族文化遺迹

來源:文旅快報

編輯:段礴碧

審核:曾朝耀

白銀靖遠發現西周至春秋時期的游牧民族文化遺迹

樹立正確理財觀念,警惕非法集資陷阱

白銀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宣

推薦閱讀

靖遠北灣焚燒秸稈涉嫌引燃萬棵苗木

高鐵貫通白銀市的十大猜想

中蘭高鐵白銀南站選址確定丨今後交警路查變為三證?《白銀周刊》為您還原真相丨市委書記蘇君攜四縣區負責人暢談白銀旅遊

——人物——

丨魏玉珍丨滕景蘭丨劉彩霞丨翟文娟 丨白金智丨尚慶武丨張建朝丨張克華丨王兆軍丨李思思丨郭富山丨王銀鳳 丨陶俊彩丨楊耀奎丨陳士芳丨滕景濤丨張秀萍丨高秀丨張蕾丨李樹江丨關雲之丨高科丨焦向東丨李重陽丨曹兆琪丨高啟飛|魏其芳丨王越彤丨張宏波丨劉運偉丨

——本地——

初冬罕見「冰簾」丨爆笑小品丨歌舞丨愛白銀大舞台丨520街采視頻丨白銀的春天丨烏金峽國學院丨母親節丨夜晚的白銀丨冰雹突襲白銀丨航拍白銀丨錦繡苑丨黃河壹品丨白銀雪景丨白銀飯店丨麥稈畫丨卡諾咖啡丨九九美味

(點擊關鍵字進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