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時的「語言大師」,因發明一個字,遭受全國女性的謾罵

民國時的「語言大師」,因發明一個字,遭受全國女性的謾罵

文/玉濁清

民國時的「語言大師」,因發明一個字,遭受全國女性的謾罵

不管是在哪個時期都會有一些比較有才華的人出現,不管是古代的封建社會,還是民國時期,都有著形形色色的人物,這些人物對歷史的影響各不相同,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大多都有所作為。而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並且源遠流長,要說到民國時期的語言大師,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劉半農,此人是江蘇江陰人,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同時也是文學家,語言家和教育家。

曾在清宣統三年參加過辛亥革命,後來還在民國6年的時候到達北京大學擔任教授,參與過編輯工作,並且投身於文學革命,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還獲得過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法國康士但丁伏爾內語言學專獎。在1925年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在北京大學國文系任教授,主要教語音學,他的一生中也有很多的文學作品流傳,比如說著名的「半農雜文」以及「揚鞭集」等。

要說到他比較令人矚目的成就就是它在語言科學的領域上研究的語言文字以及辭彙語法等方面,對人們的生活極具很大的影響,還主張漢字改革使漢字最終走向了拼音化的道路。與此同時,還發明了一個字,正因為發明的這個字被全國女性罵了三年,這究竟是哪個字呢?

其實這個字就是「她」,其實在古代的漢語當中一直沒有這個字,一直到了新文化運動時期,才意識到人們翻譯的時候的難題,當時人們也想了很多的辦法用其他的字來代替,後來劉半農就提出了用這個字來代替。他提出的這種想法掀起了一層又一層的波浪,社會上也開始議論紛紛。

有很多人都覺得,單人旁的「他」已經能夠滿足文化需求,本來就要取消男女之間的差異,如果再造出另外一個「她」出來,這不明擺著是讓男女有別嗎?還有很多女性對此很不滿,覺得這是對女性的歧視,甚至有很多女性覺得這是在罵自己,貶低自己,把自己的社會地位給拉低,所以反對聲也越來越多。

但是隨著文學上的交流之後,卻發現使用這個字的人越來越多,並且覺得也十分好用,於是漸漸的這個「她」字,在語言方面就真正的確立,也有了明顯的優勢勝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暢尋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門被稱為「聚寶門」,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有600多年
清朝妃子在走路的時候,為什麼要有人攙扶著?網友:心疼她們

TAG:暢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