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樓昉《崇古文訣》評點柳文輯略

樓昉《崇古文訣》評點柳文輯略

樓昉《崇古文訣》評點柳文輯略

樓昉《崇古文訣》評點柳文輯略

《崇古文訣》(全稱為《迂齋先生標註崇古文訣》,又稱《迂齋古文標註》),是南宋樓昉選編一部古文評點著作。

樓昉(生卒年不詳),字暘叔,號迂齋,南宋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樓昉一生著述頗豐且涉及廣泛,可惜的是今天流傳下來的著作不多,且未有全集存世,實為憾事。他的著述涉及歷史、文學、文獻等各方面,主要有《東漢詔令》、《宋十朝綱目》、《紹興正論小傳》、《崇古文訣》、《過庭錄》以及編纂《宗忠簡集》。

樓昉《崇古文訣》評點柳文輯略

《崇古文訣》有三個版本:五卷本、二十卷本、三十五卷本。五卷本《迂齋標註諸家文集》,宋樓昉輯,宋刻本,六冊。九行十九字,白口,左右雙邊。存三卷。國家圖書館有藏。二十卷本《迂齋先生標註崇古文訣》,宋樓昉輯,宋刻本,鄧邦述跋。三冊。十二行二十三字。細黑口,左右雙邊。存十卷,四至十一,十九至二十。國家圖書館有藏。三十五卷本有宋本、元刊本、明刊本、明正德刊本、明吳邦禎吳邦傑校刊本、明嘉靖王鴻漸刊本、清乾隆間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朝鮮古活字印版十行本、舊刊本。筆者整理研究使用的是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明吳邦禎吳邦傑校刊本《新刊迂齋先生標註崇古文訣》。九行十九字, 白口,左右雙邊,單魚尾。三十五卷。

樓昉《崇古文訣》評點柳文輯略

樓昉的古文評點,從思想方面看,強調了道的重要性;從藝術方面看,往往從具體篇章入手,細緻詳盡地分析了古文的構思、用詞、句法等,以及具體指導學生如何習文、看文。

全書選編從先秦到宋代的古文三十五卷,其中,柳文四卷,從十二卷到十五卷,共計十四篇,現將這些篇目的評點整理如下:

《東池戴氏堂記》

脈絡相生,節奏相應,無一字放過。此文如引繩貫珠,循環之無端,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如累九層之台,一級高一級,而豐約不差毫釐,池因堂而勝,堂因人而勝,戴氏之父子人物又因子厚之文而勝,使無子厚大手筆為之發揮,則戴氏亦一録録人爾,況其池與堂乎?當如此看。

《捕蛇者說》

犯死捕蛇,乃以為幸,更役復賦,反以為不幸,此豈人之情也哉?必有甚不得已者耳。此文抑揚起伏,宛轉斡旋,含無限悲傷悽惋之態,若轉以上聞,所謂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愚溪詩序》

只一個愚字,旁引曲取,橫說豎說,更無窮已,宛轉紆徐,含意深遠,自不愚而入於愚,自愚而終於不愚,屢變而不可詰,此文字妙處。

《種樹郭橐駝傳》

凡事有心則費力,求工則反拙,曲盡種植之妙,非特為種植作也,與《捕蛇說》同一機栝。

《梓人傳》

東萊批抹盡之,抑揚好,一節應一節,規模從《呂氏春秋》來,但他人不曾讀,故不能用,且不知子厚來處耳。

《封建論》

以封建為不得已,以秦為公天下之制,皆非正論,所以引周之失秦之得證佐甚詳,然皆有說以破之,但文字絕好,所謂強辭奪正理。

《先聖文宣王廟碑》

此文所以不可及者,以其是柳州文宣王廟,更移在他州不得。

《與韓愈論史書》

掊擊辯難之體,沈著痛快,可以想見其人。

《與李睦州論服氣書》

曉警深切,詞氣勁拔開闔,曲盡其妙,所恨太厲聲色。

《答韋中立書》

看後面三節,則子厚平生用力於文字之功,一一可考,韓退之與本朝老蘇、陳後山,凡以文名家者,人人皆有經歷,但各有入頭處與自得處耳。

《段太尉逸事狀》

筆力老健,真有作史手段。

《答許京兆書》

規模從司馬子長《答任安書》來,子厚自知不合附麗,而終以王叔文等為可以興堯舜之道,其迷而不反者與歟?

《晉問》

晉國之美多矣,自山河而兵,自兵而馬,曰木曰魚曰鹽,一節細如一節,至於晉文公之霸業,盛矣,然以道觀之,亦何足貴?卻有一項最可貴者,曰堯之遺風也,至此則前面所舉可以盡廢,此是善佔地步,一著最高特地留在後面說,譬如賈人善售物者,必不肯先將好底出來。

《乞巧文》

當與《送窮文》相對看,然退之之固窮乃其真情,子厚抱拙終身,豈其本心歟?看他詰難過度處。

參考文獻

[1](南宋)樓昉:《新刊迂齋先生標註崇古文訣》,明吳邦禎吳邦傑校刊本。

[2]張智華:《樓昉<崇古文訣>三種版本系統》,《文獻》,2001年第3期。

[3]童笑笑:《樓昉研究》,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作者:駱鵬,1980年生,湖北漢川人,文學碩士,中學二級教師,酷愛讀書,勤於寫作,樂於研究。現在湖北省漢川市華嚴農場場直小學任教。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品種增多銷售火爆質量下降 古籍如何「熱」下去
傅增湘蓄書雙鑒樓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