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粵港澳大灣區能給香港旅遊業帶來什麼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能給香港旅遊業帶來什麼機遇

文 / 劉婷婷 李咪咪 字數 / 4508字

粵港澳大灣區能給香港旅遊業帶來什麼機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編者按

2019/03/22

旅遊業是香港的支柱產業之一。本報告首先分析和評價了近年來特別是2018年1-8月香港旅遊業各項主要指標回暖的表現;其次總結了香港特區政府在發展旅遊業方面的政策以及開展的具體工作;再次指出了目前形勢下香港旅遊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最後得出了香港旅遊業在未來具有審慎向好發展前景的結論。

本文轉載自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公眾號(微信號:casstrc),原標題:2018-2019年香港旅遊業發展分析與展望。

作為東西方文化的匯聚交流之地,香港這座亞洲國際都會,一直以來都是全球範圍內的熱門旅遊目的地。

香港回歸20餘年來,依託全球經濟發展,特別是龐大的中國內地市場,旅遊業發展較快。全球赴港旅遊人次從1997年的1127萬人次攀升至2017年的5847萬人次,增幅高達419%,到訪人次達到香港人口總量的7.9倍。2017年,與入境旅遊相關的消費總額達到2967億港元,約合2601億元人民幣(按照1港元兌0.87元人民幣計算,下同)。

旅遊業以占本地生產總值約5%的比重,為香港社會提供了約27萬個就業崗位。它還帶動酒店、零售、交通等多個行業發展,現在已成為香港的支柱產業和重要的經濟驅動力,在維護香港社會穩定、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8年香港旅遊業特徵

(一)香港旅遊業持續回暖,走出衰退

2015年,香港旅遊業在經歷了連續十一年的快速增長後出現下降,下降趨勢延續至2016年。訪港旅客人次由2014年高峰期的6083.9萬人次下降到2016年的5665.5萬人次,降幅為6.9%。

2017年,訪港旅客人次略有回升,達到5847.2萬人次,增幅為3.2%。2018年1-8月份,訪港旅客人次達到4196.3萬人次,增幅為10.4%(見圖1)。1-8月,過夜旅客同比增長5.8%,酒店平均入住率上升3.3個百分點,達到91.4%。旅客的增加也帶來零售業的增長,8月香港零售總額達到382億港元,約合332億元人民幣。香港的優勢商品中,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品增長21.6%,藥物及化妝品增長16.3%,旅遊業帶動效應十分明顯。香港旅遊業已走出了2015-2016年的低谷,現在處於穩定向好階段。

粵港澳大灣區能給香港旅遊業帶來什麼機遇

(二)中國內地旅客數量回升,觸底反彈

自2009年內地旅客佔比超過60%以來,內地旅客一直在香港的旅客市場中居於主導地位,對香港旅遊業影響重大。

2015-2016年,受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內地旅客數量連續兩年下降,由2014年的4724.8萬人次下降到4277.8萬人次,降幅達9.5%。這一下降直接導致了香港旅遊業的寒冬,進而對旅遊相關產業也產生了負面影響。2017年,得益於香港特區政府和業界對於「好客之都」品牌形象的著力塑造,內地旅客有了3.9%的回升。2018年1-8月份,內地旅客數量同比增幅達到10.4%。若這一增幅持續到全年結束,2018年內地旅客預計可達到4906.7萬人次,重新站上歷史最高位。

(三)其他市場整體穩定,結構微調

目前,短途地區(不含內地)和長途地區訪港旅客人次合計佔比為21.6%,比2000年增長51.3%。各地區所佔比重2010年以來雖有小幅波動,但整體保持平穩。

2018年1-8月,短途地區(不含內陸)旅客數量同比下降2.2%,長途地區旅客同比增長3.4%,各地區訪港旅客佔比如圖2所示。

粵港澳大灣區能給香港旅遊業帶來什麼機遇

短途地區(不含內地)中,北亞、南亞及東南亞、中國台灣三個板塊均出現下降。北亞地區中,日本旅客數量雖然有4.2%的增長,但不足以彌補韓國旅客數量4.3%的下降;南亞及東南亞地區中,只有泰國旅客數量有0.6%的增長,其他國家均有所下降,降幅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亞,達到了12.2%;中國台灣地區旅客數量則下降了4.1%;另外,中國澳門及未能識別地區的旅客略增0.2%。長途地區中,美洲,歐洲、非洲及中東,大洋洲三個板塊均呈現增長。美洲地區中,美國和加拿大旅客數量增長,南美及中美旅客數量略降0.8%;歐非及中東地區,各國及地區旅客數量增減不一,整體實現增長;大洋洲的旅客數量也整體實現增長(見表1)。

2018年1-8月,從以國家或地區為口徑的統計數據上看,中國內地、中國台灣、韓國、美國、日本為中國香港5大旅客來源市場。2017年超越美國成為第4大市場的日本,又跌回第5的位置。預計未來幾年,美國和日本會在第4的位次上反覆。

粵港澳大灣區能給香港旅遊業帶來什麼機遇

(四)過夜旅客總量增加,佔比下降

從過夜旅客人次來看,從2000年開始,除2003年、2009年、2015年和2016年外,過夜旅客總量穩步增加。2017年過夜旅客達到2788.4萬人次,是2000年的3.2倍。不論是內地旅客還是其他地區旅客,均呈現較快增長的態勢。2018年1-8月,內地過夜旅客的佔比為68.8%,與內地旅客在訪港旅客中74.8%的佔比相比,少了6個百分點。

過夜旅客比例則呈現出下降的趨勢。2000年過夜旅客比例為67.5%,2017年則下降至47.7%。雖然2016和2017年分別有1-2個百分點的回彈,但整體趨勢難以扭轉。究其原因,在於內地旅客訪港越來越便利,當天往返的情況較普遍。內地旅客過夜比例從2003年剛開放自由行時的67.2%,下降到2017年的41.7%,2018年1-8月進一步下降到40.1%,累及整體比例。反觀其他地區旅客,自2000年來的過夜比例基本保持穩定,近幾年一直在64%左右徘徊。

粵港澳大灣區能給香港旅遊業帶來什麼機遇

(五)酒店行業持續向好,盈利增加

因為入境總人次在2015-2016年連續兩年較明顯的下跌,香港酒店業表現也相應較為疲軟。隨著2017年香港旅遊業的回暖和2018年1-8月的進一步升溫,酒店業也持續向好。

酒店客房供應方面,因為市場慣性,2016-2017年並未出現衰退,而是連年增加。至2018年8月,香港總房間數達到79889間,較2013年增加14.1%。入住率方面,2017年較去年提升2個百分點,達到89%;2018年1-8月,較上年同期提升3.3個百分點,達到91.4%,提升明顯。平均房價方面,2017年較去年略增1港元,達到1288港元。2018年1-8月,較上年同期提升98港元,達到1314港元,拓寬了盈利的空間。

(六)入境消費額有望重回峰值

香港入境消費總額在2014年達到峰值3594.2億港元,後在2015-2016年出現下降,2017年雖有增長,但增長率僅為1%。2018年1-6月,入境消費額同比增長13.5%。按照上下半年消費額佔全年比重加權推算後,2018年入境消費總額有望達到3367.5億港元,創近四年新高。

粵港澳大灣區能給香港旅遊業帶來什麼機遇

香港政府推動旅遊業發展的舉措

(一)制定發展規劃,統籌行業發展

2017年10月,香港特區政府制定並發布了《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為香港旅遊業做了具有前瞻性的全面規劃。

《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圍繞「將香港發展成為世界級的首選旅遊目的地」這一願景,制定了總目標和四大發展策略。總目標為「讓行業得以平穩、健康及持續發展」。四大發展策略分別是:(1)開拓多元化的客源市場,集中吸引高增值過夜旅客來港;(2)培育及拓展具有本港及國際特色的旅遊產品及項目(包括文化、古迹、綠色及創意旅遊,並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會議展覽旅遊目的地、地區郵輪樞紐及亞洲盛事之都的地位);(3)推動智慧旅遊;(4)提升旅遊業服務素質,推動業界採用良好營商手法。除此之外,《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還制定了13個具體目標和相應的短、中、長期72項措施。

(二)推動措施落地,助力形象升級

深度特色旅遊打造方面。香港特區政府繼2017年推出了 「舊城中環」特色推廣項目之後,2018年9月推出了深水埗地區特色推廣項目。香港眾多的郊野公園和行山徑也會在配套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後打造為綠色生態旅遊產品。相關部門會繼續物色合適的地區,發掘地區特色,進一步豐富旅遊產品。另外,政府還加強「香港龍舟嘉年華」、「大坑舞火龍」、「香港單車節」及「香港美酒佳肴巡禮」四項由本地創立的盛事,推動其成為亞洲區內的品牌盛事。政府也對大館、戲曲中心、M+視覺文化博物館及自由空間、演藝綜合劇場、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進行了規劃。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香港特區政府一直非常重視旅客的交通便利性,努力將香港建設成為地區和國際的交通樞紐。隨著廣深港高速鐵路的通車和港珠澳大橋的落成,香港正式接入內地的交通網路,真正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連為一體。這不僅有利於內地旅客訪港,也將鞏固香港作為中國南大門的地位,從而吸引更多海外旅客以香港為起點訪問中國內地。另外,香港機場的第三條跑道也正在規劃中。

主題公園發展方面。迪士尼樂園和海洋公園作為香港的兩大主題樂園,歷年來吸引了眾多世界各地和本地的旅客。對於這兩個遊樂園,香港特區政府相關部門一直以來都給予重點關注。迪士尼樂園方面,政府積極推進樂園的擴建及下一步發展規劃的制訂,力求使樂園自2018年-2023年間每年都有新設施和項目推出。海洋公園方面,推動其建立全天候的水上樂園,並配套建立兩座新酒店。同時,支持海洋公園制定全新的定位策略和發展規劃,以吸引高增加值的過夜旅客。

香港目的地形象推廣方面。香港特區政府設有專門從事香港目的地形象推廣的旅遊發展局。旅遊發展局致力於在不同客源市場中宣傳香港多元化的旅遊特色和精彩的旅遊體驗。

旅客權益保障立法方面。特區政府正推動立法會通過《旅遊業條例草案》,以便旅遊業監管局儘快成立並開展工作。

香港旅遊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發展的機遇

交通樞紐地位得以加強,利於融入國家發展大計。廣深港高速鐵路的通車和港珠澳大橋的落成,使得香港完全融入中國內地的陸路交通網路,這進一步加強了香港在東亞地區的交通樞紐地位。香港旅遊行業可以依託這兩項工程設計開發面向不同人群的多個旅遊產品。第一,可以使得珠江口西岸的旅客更便捷地到訪香港;第二,可以促使中國高速鐵路沿線的眾多人口轉化為實際訪客;第三,香港與內地的通達便利性可以繼續提升香港作為中國南大門的地位,使香港成為外國旅客到訪中國的第一站,由此搭乘高鐵或通過高速公路開啟一程多站的旅行。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中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規劃,「一帶一路」是在中國倡導下,以和平和發展為旗幟,與沿線國家開展深度經濟合作,打造利益、命運、責任共同體的規劃。粵港澳大灣區面積廣闊、人口眾多,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高速公路、軌道系統等快速交通網路。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規模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經濟活力大,市場廣闊。而「一帶一路」沿線涉及60多個國家,44億人口,旅遊人次佔全球旅遊總量的70%,旅遊潛力巨大。

在這兩個國家級的重大規劃中,香港都以其獨特的優勢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不論是以其他城市作為旅客市場,還是協同其他城市推出新穎的旅遊產品,對香港來說都是有發展空間的。而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香港一定意義上中間人的身份也將連接中國內地與其他國家,為自身帶來機遇。

(二)遇到的挑戰

旅客市場競爭激烈,貿易摩擦前景不明。本區域內日本、韓國、中國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多個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積极參与競爭。這些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均致力於推動旅遊業發展,推出了一系列吸引旅客到訪的措施,諸如簡化簽證辦理程序、設立便利外來旅客的設施。這些競爭不僅影響了對香港至關重要的內地旅客市場,短途旅客市場也會被一定程度上蠶食。另外,香港作為航空樞紐的地位隨著周邊城市廣州、深圳航空產業的發展而有一定程度的削弱。比如,2017年到達香港的國際航班機架次增長率為2.6%,而到達廣州的增長率為13.6%。

旅遊業受整體經濟形勢的影響較大。2018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美貿易摩擦實際上已拉開序幕。貿易戰會帶來兩方面的不利影響。一方面,占訪港旅客最大比重的內地市場因為貿易摩擦的原因經濟勢必受到影響,收入的減少自然會帶來旅遊行為的減少。另一方面,由於港元與美元捆綁,匯率實時浮動,造成在貿易摩擦的預期之下港元隨著美元的升值而升值,這就使得來訪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旅客花費更多的資金,從而可能推遲或放棄訪港的計劃。

香港旅遊業發展前景

儘管受到來自區域內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競爭,還有全球經貿形勢的負面影響,香港旅遊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依然是審慎向好的。

內地旅客方面。得益於香港特區政府對於「好客之都」形象的塑造和宣傳,香港的目的地形象在內地旅客中得以回升。再加上高鐵的開通運行使得到達香港更加便利,這會進一步刺激內地旅客訪港。隨著兩地交流的日益密切,對於內地旅客而言,到訪香港將從偶爾嘗鮮發展到常態化度假,從單純的購物觀光過渡到深度遊覽。內地旅客旅行的頻次和深度都將增加,進而帶來消費額的增長。但是也應看到,港元對人民幣匯率的持續走強也將一定程度上抑制內地旅客赴港消費的意願。

其他地區旅客方面。雖然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存在不確定性,但是整體經濟形勢還是向好的。而且高鐵的開通和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將進一步吸引國際遊客到達。本報告預計,不論是短途旅客還是長途旅客,長期看都將保持穩中有升的趨勢。

摘自:《2018-2019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旅遊綠皮書No.17》),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編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出版。

作者:劉婷婷,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李咪咪,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副教授。

·END·

本文轉載自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公眾號

內容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

粵港澳大灣區能給香港旅遊業帶來什麼機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