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與外國武器差距最大的兩場戰爭

中國與外國武器差距最大的兩場戰爭

中國與外國差距最大的兩場戰爭:

一,抗日戰爭。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8月15號日本投降,抗戰共打了14年。從中日雙方的武器裝備來看,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外差距最大的一次戰爭。

抗戰期間,日本已經是發達的工業國,而中國還是落後的農業國。1937年,日本的鋼鐵產量是580萬噸,中國只有4萬噸。日本的經濟總量是中國的三倍,人均GDP是中國的二十多倍,財政和軍費開支是中國的十倍。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工業實力,日本可以建造各類槍械、汽車、飛機、坦克、航母、戰列艦等。

而中國能製造什麼呢?坦克、飛機想都別想,大多時候連買都買不到。只能製造一些老式槍械,比如中正式步槍、漢陽造等。即便如此,中國的武器產量依然嚴重不足,必須依靠進口。

此外,日本陸軍的總兵力是中國陸軍的兩倍以上,空軍飛機和海軍艦艇數量和質量的差距更是達到十幾倍。

二,鴉片戰爭。

1840至1842年鴉片戰爭期間,中英之間的武器差距也是相當大的。

英軍使用的是前裝燧發滑膛槍,射程300米。清軍一半的人使用弓箭,一半的人使用鳥槍和抬槍,鳥槍射程100米,抬槍射程超過300米。清軍使用弓箭主要是槍射速慢,精度差。在槍械方面,中英差距不算太大。

在火炮方面,英軍的大炮射程9公里,而清軍使用的大多還是康熙年間的大炮,射程不到3公里,也有少量從葡萄牙人那裡買來的先進大炮,主要部署在廣州。

單從裝備來講,顯然抗日戰爭時期,中外差距更大。

但在戰爭中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的素質。

鴉片戰爭期間,中國是首次與西洋人爆發戰爭。英國對清朝了如指掌,清朝對英國兩眼一抹黑。如同地球人面對「三體」人,中國切切實實經歷了一次「黑暗森林」事件。中國人在清朝的統治下,軍隊和百姓都很愚昧,民族意識尚未覺醒,素質遠不如英國軍人。

抗日戰爭期間,這種情況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經過了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以及民國時期西式教育的推廣,中國人的民族意識已經覺醒,國民素質比以前大有提高。多數軍隊已經知道為何而戰。正是在民族大義的激勵下,中華兒女才不惜用血肉之軀抵擋日軍的鋼鐵洪流。即使失去了半壁江山,中國人仍然絕不投降。

總結:抗日戰爭,中日武器裝備差距大。鴉片戰爭,中英不光武器差距大,而且在人口素質、眼界、戰爭經驗、民族意識方面差距大。綜合來講,鴉片戰爭期間的中外差距更大。

大家也可以說下自己的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棟哥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張衛星圖了解為什麼澳大利亞的國力不及中美的十分之一?
《流浪地球》為什麼會出現大量一星差評,《戰狼2》也是如此!

TAG:棟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