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鮮芋仙的芋圓,美食歷史系列之芋頭

鮮芋仙的芋圓,美食歷史系列之芋頭

鮮芋仙的芋圓,美食歷史系列之芋頭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鮮芋仙的一碗芋圓,不禁讓我對芋頭起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今天就扒一扒它的歷史。

芋頭的起源

關於芋頭的起源,有人說是原產於印度及東南亞一帶,漢時傳入中國,但這個說法能不能站不住腳似乎很值得懷疑,因為在此之前中國古代文獻中就有關於「芋」就記載,至少在《詩經》中就出現了,《小雅·斯干》中有「君子攸芋」的句子,據說這裡的「芋」就是指的芋頭。至於芋頭名稱的來由,則有這樣的說法:初時,人們看到它的樣子很是驚訝,就有了這個名字——「芋」的發音類似於嘆詞「吁」。這個說法或許有點道理,可從許慎《說文解字》中得到佐證:「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芋。」

鮮芋仙的芋圓,美食歷史系列之芋頭

芋頭作為一種性喜高溫濕潤環境的塊莖植物,其繁殖能力很強,所以起源難尋其根。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我國南方地貌多丘陵,比較適宜芋頭的生長。況且一個起源研究這麼模糊的食物,十分符合中國古代研究歷史的避實就虛的風格,姑且認為芋頭起源我國南方。芋頭的C位出道,還有一個傳說故事。

相傳清朝乾隆年間禮部尚書張玉書攜母進京上任期間,因其母身患疾病不能隨行,途經白沙溝時,將其母寄養白氏老中醫家中,時隔數載,功成名就後親回沙溝接母親,發現母親身體健壯,面色紅潤,遂問其母,原來母親經常以芋頭蘸白糖為主食,身體才如此健壯,張玉書將芋頭帶入宮中,乾隆皇帝品嘗後,讚不絕口,下旨將沙溝芋頭納入貢品名錄,並於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下達聖旨給白氏家族建龍坊(即牌坊)一座,以嘉獎白氏老中醫的高尚品德。


中秋節還吃芋頭

說到中秋節吃什麼,大家首先都會想到月餅,然後就是柚子,但其實我國民間一些地區在中秋時節,還有吃芋頭的習俗。

鮮芋仙的芋圓,美食歷史系列之芋頭

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據了解,芋頭性平,幾乎人人都適合食用,益胃健脾、補中益氣,能很好地緩解食欲不振、渾身無力,能增強人體免疫力,特別適合體弱者。同時,它有助於保持肌膚彈性、延緩衰老。

中秋食芋頭,寓意辟邪消災,並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剝鬼而食之,大有鍾馗驅鬼的氣概,可敬。


吃出健康

鮮芋仙的芋圓,美食歷史系列之芋頭

現代社會,健身保養之風盛行。所謂保養無非能吃順便,抗風抗雨的。芋頭作為藥用價值極高的天南星科植物,其功效正是增強免疫力、解毒通便,順便還能潔齒防齲。中醫認為,芋頭還具有補中益氣的療效。蒸熟的芋頭,蘸取一些白糖吃。不僅可以保障其營養成分不輕易流失,還極富口感。其含有的量的胡蘿蔔素、膳食纖維、蛋白質、磷、鐵、鈉、鈣、煙酸、鎂、鉀、維生素B、維生素C、皂角甙等營養物質,堪比一粒多種維生素膠囊。特別在每天每年的八月九月這兩個月份,是最佳食用芋頭的季節,這時候的芋頭味道鮮美並且營養最為豐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