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分析了1447位長江學者的簡歷,有這些發現

分析了1447位長江學者的簡歷,有這些發現

來源 | 林墨

摘要

科技創新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

李峰/河海大學

唐莉 / 復旦大學

分析了1447位長江學者的簡歷,有這些發現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林墨插畫師:HILAHL)

引言

科技創新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兩會期間,多位委員提案涉及人才政策,引起社會熱議。

從最初的 「人才流失」(Brain drain)、「人才流入」(Brain gain)到今天的「人才環流」(Brain circulation),世界各國都在全球範圍內積極吸納高層次人才,中國也不例外。

從20世紀末開始,各級政府啟動了不同層次級別的全球人才引進計劃,高層次歸國人員數量逐年增加。

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截至2017年底,共計313.20萬名留學生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占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的60%。

自2014年以來,我國已連續多年沒有出現「人才凈流出」。

隨著中央和地方 「引進來、送出去」系列人才政策的不斷出台以及越來越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將海外經歷作為必備的晉陞條件,我國海歸群體的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

一是海歸和本土人才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不少學者具有多種海外留學、訪問或工作經歷,而擁有海外博後或海外訪問經歷的本土博士已成為高校具有海外經歷師資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是從學緣結構上看,「鍍金式學術近親」(the silver-corded)現象日益突出。上述轉變為研究海外經歷對職業發展的催化劑作用(加速或減緩)提出挑戰和機遇。

當跨國資本邂逅本土關聯

那麼在人才環流(brain circulation)時代,當各種不同海外經歷形成的跨國資本與本土關聯的重要表徵之一的本校學緣(academic inbreeding)並存時,如何區分二者對職業發展的作用呢?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新近刊發的一項實證研究對此進行了分析。

基於1999-2015年期間1447位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的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簡歷分析,研究發現:

1)入選者從博士畢業到獲得長江特聘稱號平均需要約10年。

雖然絕大多數長江特聘教授在獲得該稱號之前都有至少1年或以上的海外經歷,但在海外獲得博士學位的長江特聘教授不到總數的30%,而56%的長江特聘教授具有本校學緣,即入選時由母校推薦。只有7%的長江特聘教授是女性。

分析了1447位長江學者的簡歷,有這些發現

圖1. 長江特聘教授的海外經歷類型分布圖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2)跨國資本對高層次人才職業發展的催化劑作用存在著異質性。

不區分海外經歷的類別

  • 在控制學科差異、推薦機構的聲譽、讀博年限、性別等因素後,有海外學習/工作經歷的學者一般比沒有海外經歷的本土學者獲得長江特聘稱號的時間更長(減速效應)

對海外經歷細分後

  • 單一的海外博士留學經歷減緩了入選國家人才計劃的進程。相對於本土學者來說:獲得海外博士學位後就回國的海歸需要多花費1年時間來獲得長江特聘稱號。

  • 同樣,本土博士也不能通過單純的海外訪問經歷來獲得更快的職業發展。僅有海外訪問經歷的本土博士比沒有海外經歷的本土博士獲得長江特聘稱號的時間也要慢1年左右。

  • 但這種單一海歸經歷(及所形成跨國資本)的懲罰作用若與其他海外經歷相結合則會轉換成正資產,縮短獲得長江特聘稱號的時間間隔。

3)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本土關聯(local connections)對入選高層次人才計劃有加速效應

在所有模型中,本土關聯對理工類長江特聘教授不同子樣本的職業發展都具有正向促進作用。擁有本土聯繫的學術人才普遍獲得了更快的職業發展;學術人才擁有的本土聯繫越強(就職於本科、博士同一母校),其獲聘長江學者的時間越短。

4)相對於海外經歷來說,選擇滯留母校發展似乎是一個更優選擇。

聚焦在有本校學緣的長江特聘教授子樣本上,研究發現,即使控制了讀博時長、推薦學校級別、所在學科、入選長江學者年份等因素,海外經歷的負效應依然顯著。

數據顯示:獲得海外博士學位後回到母校工作的海歸人才比一直在國內母校工作的本土人才在獲聘長江學者的時間間隔上要長兩年半左右。

展望

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哈佛大學前校長艾略特對聘用擁有本校學緣畢業生的現象提出批評,認為這是自然但不明智的(natural but not wise)。

60年代McGee在為學術近親的科研表現較弱進行辯護時指出,這是因為高校採取了「robbing Peter to pay Paul」的方式導致了留校者承擔了更多的教學和服務工作。

這項研究則告訴讀者,從長期來看,Peter得到了回報。同時這項研究以本校學緣作為測度指標,再次支持了本土社會資本在科學家職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還從側面說明:相對於本土關聯來說,海外經歷在入選高層次人才計劃的優勢並不如人們想像中明顯。

而囿於數據的不足(簡歷信息的二手數據、限於理工類長江特聘教授、入選前行政職位等關鍵變數的缺失),研究文末對實證結果提出了多種詮釋,並對未來進一步研究方向進行展望。

注釋

①一些研究將學術近親繁殖(academic inbreds)劃分為pure inbred、the silver-corded等不同類型。為避免借用自然科學術語而產生的歧義,我們採用「學術近親」或「本校學緣」來指代。鍍金式學術近親(the silver-corded)有時也被譯為衣錦還鄉者,指回到國內本科母校工作的海歸博士(歸國校友)或在國內母校工作但具有海外學習或訪問經歷的本土博士。

②在國際流動中形成的跨國科技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

③只要在海外留學、訪問或工作一年或以上

④本土關聯的測度是多維的。一些研究用師生傳承或同鄉關係來衡量。在該項研究的長江學者樣本中,有無本校學緣以及海外經歷(造成國內社會資本的減弱)用做了本土關聯的測度指標。

參考文獻

[1] Li, F.,& Tang, L. (2019). Whe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mobility meets local connections: Evidence from China. Scienceand Public Policy, forthcoming, doi: 10.1093/scipol/scz004.

[2] Fisman,R., Shi, J., Wang, Y., and Xu, R. (2018). 』Social Ties and Favoritism in Chinese Scie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26/3: 1134-1171.

[3] 李曉軒 & 徐芳.(2018). 延續人才計劃模式抑或回歸常態化市場機制——關於新時代科技人才政策的思考. 中國科學院院刊, 33(4),442-446.

[4] Xie, Y.(2017). It"s whom you know that counts. Science,355(6329), 1022-1023.

[5] Sugimoto,C. R., et al. (2017). Scientists have most impact when they"re free to move. Nature, 550(7674), 29-31.

[6] Horta,H. (2013). Deepen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academic inbreeding effects on research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scientific output: new insights for academic based research. Higher Education,65(4), 487-510.

[7] 閻光才.(2009). 高校學術"近親繁殖"及其效應的分析和探討. 復旦教育論壇, 7(4),31-38.

[8] Cao, C.(2008). China"s brain drain at the high end. Asian Population Studies, 4(3), 331-345.

[9] Zweig,D., et al. (2004). Globalization and transnational human capital: overseas andreturnee scholars to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79, 735-757.

[10] Bozeman,B., et al. (2001).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human capital: an alternative modelfor research evalu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2(7), 716-740.

分析了1447位長江學者的簡歷,有這些發現


關注我們

微信號sciencenet-cas(←長按複製) 或長按下方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新績效分類評價體系,如何讓科研人員服下「定心丸」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