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生長曆程評價體系助力兒童精彩生長

生長曆程評價體系助力兒童精彩生長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個體發展的內涵也有了實質性的變化。核心素養的提出,直指新時代教育對個體發展內涵的規定性。由此,與之相應的素養評價也成為當下教育研究的關鍵課題。

借素養東風,落地生長校本評價體系

核心素養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分別是如何處理人與自己、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社會的關係。我國也從三個方面界定了核心素養的內容,分別是基於培養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的文化基礎素養,基於培養學會學習和健康生活的自主發展素養,基於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的社會參與素養。以此為基礎,深圳市海城小學創建了生長教育體系,提出了學習實踐、生活審美、解疑思創、家國情懷四大生長素養支柱,開發了「人文與閱讀」的春生課程、「科技與實踐」的夏長課程、「生活與健康」的秋收課程和「藝術與審美」的冬藏課程,讓學生從「德、體、學、能、情」等5個方面生長。

當下,關於兒童發展素養的評價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對評價信息的採集項目較為單一,較多依賴於學業質量檢測的分值,忽視了對綜合素養的分析與應用;二是當採集不同方面的評價信息時,階段終結性的比較多,過程性的比較少,比如,當學生參與某項活動,只有獲得「獎勵」的,才被作為評價對象,而未獲得相應「獎勵」的,則沒有機會被計入評價;三是評價主體單一,強調學校層面對學生的評價,忽視了家庭對學生的評價,從而導致素養評價的片面性;四是評價導向不明確,表現在兒童發展核心素養評價目的、內容和方式,缺乏內在的一致性,彼此之間的關聯度也不高,從而導致評價結果很難成為改進教育教學的依據,也難以成為驅動兒童走向自主發展的手段。海城小學以「人人精彩生長」為辦學理念,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斷探索「可見」的評價方式,在記錄學生在校內外生長曆程的同時,更加客觀、全面、科學地評價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一方面讓評價結果成為教師調整兒童教育的依據,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評價的導向下發展素養,為完整的人生奠基。

助樹苗生長,探索適合素養評價指標

從入學開始,海城小學的每名學生就都種下了一棵虛擬的「樹」,這棵「樹」形象地代表著他們各自的生長過程和結果。學校通過信息化手段,把學生在校內外的表現轉化為各種各樣的「生長能量」,「能量值」越多,「小樹苗」就長得越快,逐步長成一棵可見的「大樹」。同時,根據能量值,學生獲取進階式榮譽稱號,還可以用積分兌換各種有意思的校園生活獎券,涉及學習實踐、藝術審美、健康飲食、運動娛樂等方面,從而實現了評價的可視化、任務型、激勵式,讓素養評價更加有趣味、有意義,更能直接作用於學生的主動發展。

具體而言,學校根據四大生長素養的內涵,在該評價體系中設置了學力基礎、生活習慣、實踐活動以及常規評價4大板塊。其中,學力基礎包括各學科的日常學業質量、閱讀各類圖書及作業完成情況等;生活習慣包括學生在家使用電子產品、運動時間、睡眠時間等。豐富的實踐活動是生長素養培育的主要陣地,因此該板塊不僅體現出學生在「生長活動節」中的表現,還能體現他們在各類學科活動中的表現,且校內、校外實踐均作為評價依據。為了彌補對學生日常行為過程評價的不足,我校把班級對學生的過程評價融入常規評價體系中,用形象生動的「笑臉」作為「班級星」,並轉化成相應的能量值;同時,為了增進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學校根據每個班的綜合表現情況為班級中每名學生賦值,換句話說,一個班級的綜合評價值越高,該班每名學生都能獲得越高的「生長能量」。此外,學校還將社團活動課程評價與常規課程評價相結合,成立了「生長評價助力家長團」協助各個班級,家長定期反饋每名學生在家的表現情況,進一步完善素養評價內容。接下來,學校將進一步完善學生學業評價的可視化和個性化指標體系,並著力於教師專業生長評價體系的建構,屆時,教師在課堂教學、科研成果、項目與課程開發等領域的貢獻都將一一「可見」。學校還將繼續優化學生生長數據的採集渠道、學校安全防護物聯、校園辦公系統等,提升日常辦公、組織管理、教學研評等的工作效率。

找尋客觀依據,生長曆程狀態清晰可見

素養評價的首要準則是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生長曆程評價體系將「可視化」作為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切入點,創建了「可見」的教育教學場景,融入了遊戲中的晉級、趣味、虛擬現實等元素,以生長評價系統為主,以稱號系統、積分兌換系統為輔,把家校對兒童的教育教學過程與結果都轉化為「可見」的「種樹能量」,把外部施加的教育力轉化為兒童自身發展的內驅力,把單一、少維度的評價轉化為多元、立體的評價,促進兒童在豐富的學習活動中全面而平衡地發展核心素養。

課程是學生核心素養落地的主陣地,但課程與評價往往是脫節的,相互孤立甚至是僅僅關注學習結果,因此,尋找課程與評價的連接點顯得異常重要。為此,從內容上,生長曆程評價體系呈現出對學生參與課程情況的評價,包括課程門類、學習過程和結果等;從組織形式上,實施系統化的小組評價,以班級「吉祥物」精神為引領,以豐富的課程為載體,以班級文化內涵創建為動力,進一步優化生長曆程評價體系等。通過可視化技術的滲透,形成可見的「數據」,改變教育評價的功利性,凸顯教育評價的過程性、主體性和主動性,通過「數據」為教育教學提供科學的「證據」,也通過「數據」為兒童生長提供合適的「軌跡」。基於此,無論是家長、教師還是學生都能從可見的「數據」尋找到最佳的生長途徑與方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完整生長。同時,教師還能根據可視化數據去調整與開發適合的學習素材和課程,使得課程與評價相得益彰。

(作者系廣東省深圳市海城小學校長,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生長教育可視化評價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研究」[課題批准號:FHB180603]階段性成果)

《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月27日第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班級承包制「煉」出未來農業帶頭人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馬國湘:建議提高貧困職校生生活補助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