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3年了,整個設計界都在等待這部紀錄片!

3年了,整個設計界都在等待這部紀錄片!

2016年,一部紀錄片憑著1分鐘的預告在 Kickstarter 上火速眾籌成功,引起設計界的軒然大波。當時說好的1年出片,結果大家苦等3年。如今終於播出,大家紛紛表示:等得值!

紀錄片的導演 Hustwit,曾拍攝過設計師必看三部曲,包括《Objectified 設計面面觀》。而這部紀錄片《Rams》,講了一個設計史中無法繞開的人:德國傳奇設計師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這部他的新紀錄片也講述著他對消費主義、可持續性和未來設計的反思。拉姆斯的哲學不只關於設計,更關於一種生活方式。

設計圈沒人不知道迪特·拉姆斯,或者至少聽過他提出的《設計十誡》。

五十多年來,他憑藉其在 Braun 和 Vitsoe 的標誌性作品以及他對 Apple 的影響力,在產品設計領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無數的設計師以他為榜樣,他們是他的信徒。

深澤直人說:他可能是第一個工業設計師,也是最後一個。

深澤直人終於觸摸到了偶像的作品

蘋果的首席設計師喬納森也是他的迷弟,Rams 的設計理念,對 Apple 的眾多產品產生了巨大影響力。

迪特·拉姆斯被稱為德國工業設計之父,在出任博朗 Braun 首席設計師 50 年裡,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作品被世界各地博物館永久收藏。

當我們回看 5 年前的一些產品,甚至 3 年前的,都會明顯感覺造型過時。但這些來自 50 年前的設計,我們沒感到任何不適。它的功能會過時,但其造型,卻是永恆的經典。

老迪如今已經 86 歲啦,仍然奮鬥在設計一線。人們對這位低調的大師了解甚少。今天我們就跟隨記錄片《Rams》,看看那些關於大師,你不知道的事。

大師會使用自己的設計嗎?答案是當然啦

第一眼看到他的作品,從某種程度上感覺到的是生硬和冰冷。

但當你走進他的家,看到他和他的產品們一起生活,就能欣賞並真正理解它們。

和這樣的產品一起生活絕不是冰冷的!家用產品是真正為用戶服務的,所以它們只需要默默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跳出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老迪家中使用的幾乎都是自己的設計,畢竟對設計的眼光那麼挑剔,市面上很難找到合適的…下面是幾個是從上圖認出來的

Dieter Ram的經典設計Visteo620 Chair,1962年

Dieter Ram的經典設計Vitsoe 606,萬能模塊化收納櫃

TS 45,TG 60,L 450 Hi-Fi系統

除了自己的設計,老迪家也藏納著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經典設計,比如下面的托內特14號椅。

不可思議的是,50年來他沒搬過家,一直與自己打造的這個寧靜空間相處,從不厭煩。看了對比圖後更是發現,家中幾乎沒有變化。

40年前的書房VS40年後的書房

40年前的院子VS40年後的院子

沒錯,家裡就是有游泳池。

一個賭約、進入博朗、一呆就是50年

1947 年,15 歲的小迪到威斯巴登藝術學院求學,專攻建築及室內設計,每天做木工、搭模型,好不快活!

畢業後,小迪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被拒絕N次以後,終於成為 Apel 的建築師。有一天,小迪的小夥伴指著報紙上一個不知名公司的招聘廣告,要跟他打賭,看誰能應聘上,年輕氣盛的小迪欣然同意。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這家公司就是博朗,小迪在 1955 年作為建築室內設計師加入了他們,並且一干就是 50 年。

用第一筆薪水買的二手菲亞特,老迪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好好的做建築,怎麼做起產品了?老迪講到這裡有點害羞:他們向我展示了Hans Gugelot 1954 收音機,我立刻迷上了,把建築師這個身份忘記了

老迪 24 歲的成名作,簡直天賦異稟啊!這是首款採用透明遮蓋的收音機,也是讓人們第一次認識到原來收音機不是「傢具」,而是一款「產品」。

Hans Gugelot SK4

如何在一個公司呆50年?

首先,要遇上對的人,這裡指的是老迪的 Boss 博朗兄弟。當老迪向博朗兄弟提出一個方案,他們會說:這很有趣,或者這對博朗來說是會是個好產品。多麼的鼓舞人心啊!

其次,注重協作,一個好產品絕不是靠一個人搞定的。老迪與工程師、模具師混的非常熟。好的合作夥伴,是那些每天都在思考他們所負責的事情和未來我們的社會是什麼樣子的人。

最後,要能解決個人問題。雖然設計部和工程部都沒有女同事,但旁邊的攝影部有3個呀,其中一個就被老迪娶到啦。

老迪與妻子 Ingeborg,現在仍非常恩愛

老迪看著古板,年輕時候還是很騷的。

理工直男也有小浪漫,大約在他 30 歲時,參加了一個皮革製作工作坊,靈機一動設計了一個包,想給老婆一個驚喜。

這細節也太到位了吧!只是,怎麼,這麼方啊這果然很迪特拉姆斯。

Tsatsas 931

如何當上設計總監?

老迪學習能力很強,在博朗和烏爾姆學院達成合作後,他很快便融會貫通了學院的設計思想,做出屬於博朗風格的設計。

他對產品有一種家長般的責任感。繪圖室、產品模具間、加工車間都是他常去的地方。著手一個項目時,絕不只是設計外觀,而是從內部結構開始。

德國人這畫圖儀器也太精密了…

1962 年,30 歲升為博朗設計部總監。他和博朗一起斬獲各種獎項,他出名了。

你以為大師就不用改稿了嗎

Logo 越大越好?Rams 為此與副主管大吵一架,並且決不妥協!副主管想要品牌的曝光,而老迪認為,未來每個人家裡都會有很多博朗產品,如果它們都在正面有著大大 LOGO,好像全都在對你咆哮:我是博朗!這會激怒用戶。

結局怎麼樣?當然是副主管被逼走了。

他回憶說,當他為壁掛系統提出網狀揚聲器蓋時,他的老闆們感到震驚。 但技術人員對此非常滿意,因為聲音傳來更多。經過無數次的溝通與修改,一個經典產品誕生了!

蘋果抄襲了嗎

博朗T3 VS iPod

大家都覺得蘋果像博朗,蘋果的首席設計官確實從小以老迪為偶像,設計老炮兒菲利普·斯塔克碰到老迪,也跟他說:你對蘋果的 iPod 怎麼看?簡直是抄襲你的設計!

博朗LE4 VS iMac

這個計算器被認為是iPhone界面的原型

那麼,蘋果到底抄襲了嗎?老迪對此很坦然:

我從不覺得是抄襲,過譽了。喬納森·伊芙認同我的理念,他曾給我看過他的一個產品,我發現他跟喬布斯做的事情與我當年同 Braun 兄弟一起做的很像。這真是一個美妙的組合,設計師需要和企業家、優秀的工程師協作。

設計十誡和「少,卻更好」

老迪的設計,是很體諒人的。它希望用戶不看說明書,就能進行基本操作。所以要減少任何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元素。及他所說的「Less,but better」,少卻更好。

ET66 計算器上按鍵被整齊地劃分並以顏色區分,立馬知道它對應哪個功能,這是無需改良永不過時的設計。

這個按鍵交互界面被大量模仿

他認為這就是設計師們應該做的努力。在吸收烏爾姆造型學院的教育理念之後,在 1980 年提出的關於好設計的 10 個標準,它們不僅成為博朗產品設計標準,也成為工業設計領域現代準則。

設計十誡

好的設計是 創新的

好的設計是 實用的

好的設計是 唯美的

好的設計 讓產品說話

好的設計是 謙虛的

好的設計是 誠實的

好的設計 堅固耐用

好的設計是 細緻的

好的設計是 環保的

好的設計是 極簡的

「這十點不是永恆的。它們應該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只是在過去的 50 年裡暫無太大變化。」這不是科學,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

後悔成為一名工業設計師

「如果能重來,我就不想成為一名設計師,」他告訴導演 hustwit,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不必要的產品。」

基於以上觀點,老迪想成為一個景觀設計師…我設計植物、修建植物總不會破壞地球吧…

在老迪的設計中,可持續為必須要素,體現在用料少,剋制,能使用很久很久。

特斯拉?特斯拉做的沒什麼。我們要做的是重新思考整個交通系統,不止是從能源的角度看,而是考慮未來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交通系統。

雖然被設計界公認為設計界的傳奇,每每經手設計項目,Dieter Rams 都會反問自己:「我的設計是否已做到位(Good Design)」。

他不用電腦,幾十年如一日坐在書桌前工作,唯一的區別就是現在戴的是老花鏡,為社會的未來操心。

他的極簡風格,開創了全新的一個時代;他的理念,直接造就了現在的蘋果和無印良品;他的設計,50 年都不會過時!

無數的家庭使用著他的設計:榨汁機、剃鬚刀、計算器、或者是 Oral-B 牙刷。

關於紀錄片,老迪說:「這部片子有我的名字,但不是只講述我這個人。」

《Rams》是一部設計紀錄片,但它也是對消費主義,唯物主義和可持續性的反思。

在寧靜的春光里,除了鳥鳴,打字機踢踏踢踏響起。這個可愛的小老頭緩慢地表達著,聲音一字一頓,敲在設計師的腦門上「要記得呀,如果不去理解人,是無法懂得設計的!」

紀錄片全片德語,配有英文字幕,B站有中文字幕。

視頻的版權為 Gary Hustwit 所有

[ 感謝今日作者 ]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ID_iamdesign

撰文_李自強

良倉今日好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良倉 的精彩文章:

凈化加熱一步到位,4秒喝到安心熱飲
一把氣質滿滿的晴雨傘,一甩即干免晾傘

TAG:良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