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中國山水畫「水」的技法演變

中國山水畫「水」的技法演變

趙春秋作品 寒林野渡盡日閑

畫論中「山水」這一範疇既可以指自然山水,亦可指山水畫。「山水」作為一個象徵和隱喻性範疇,主要存在於古代哲學思想中的山水觀念里,這一觀念主要是由「山」和「水」這兩個實體概念建構起來的。我們可以看出自古以來「山」「水」二者在古人的意識形態中佔有重要地位,人們總是把「水」看作是「人格美」的象徵,山水一靜一動,一陰一陽,一隱一顯,體現了古人的辨證思維。山水畫的技法歷經千年的發展,幾個歷史階段的演變,更多的是限于山石樹木的表現手段,而對於山水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水」的表現技法卻沒有太多的變化。古人畫水多以環境示意的方式處之,如畫山中的瀑布,無論遠景、中景只留條白線以示作水,當然也取得了賞畫人的認同。再如平原中的野水、草塘、江河水灘、凡畫面上遇水的處理多以留白的方法示之,最多勾幾條線,略加淡染即可。遠在五代、唐朝的董、巨是這樣處理「水」的表現,就是宋朝的馬、夏,元朝的黃、倪及明朝的大家們在他們的作品中也都是採用這種處理方法。直至現在許多藝術家們仍沿用著這種處理方法。

趙春秋作品 寒江

一、為何古今藝術家大都採用環境示意的方法來處理水,在這裡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探討:

(一)從人的精神方面討論:

古代先民總擅以山水表現人的精神品格。孔子曾語:「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在當時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皇權,推行等級制度,禮制,在美學上推崇「智者樂山」,「山」被賦予樂莊嚴的社會內涵,這種思想對於山水畫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趙春秋作品 聖山朝陽

(二)藝術家的生活環境來看:

古代的政權政治中心大多數在北方,藝術家多見崇山峻岭,因而以表現山為主體。如果畫家僅憑空想,不親自體驗水的形態,感受水的意象,那畫出的僅僅是誰的外形,很難畫出水的品性。孟子描述「水」的意象為「源泉混混不舍晝夜」。表現「水」主要著眼於它的滾滾而來,包容一切的胸懷。這種精神上的體悟,僅僅靠外形上的描述是體現不出來的,必須直接面臨江海湖泊,方能得出意象。

趙春秋作品 一溪碧水瀨寒林

(三)水的的物理狀態上看:

山是靜穆的沉穩的,相對說來較少有巨大變化,因此比水有更加多被表現的機會。但是水是動態的,變動不拘,凡活水,無常態,無定形,透明,變化萬千,時刻在流動的過程中,給表現水的狀態帶來了困難。這無疑也成為了人們疏於畫水的一個重要原因,也因次關於「山」的經典作品要比「水」多。相對山的經典之作,水能夠給人較深印象的主要就是宋代馬遠的12幅《水圖》。

馬遠 水圖之湖光瀲灧


點擊欣賞:馬遠的十二幅《水圖》,妙哉!

二、關於水的畫法,我們可以根據它演變與發展的不同時期,畫水的技法可以簡單的歸納為勾線之法,空靈之美:

(一)從勾線之法上分析水:

一般說來:古代畫水是「點」的延長,多用「線」構成全畫的韻律和節奏。不同形態的線條,不僅表達的情感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不同時代的審美特徵。

「水」的勾線之法在現代中國畫山水中的表現:

現代畫水,是「點」的擴大――主要是用「面」造型,強調點線面、黑白灰調子的變化與統一。《蛙聲十里出山泉》是一幅齊白石的代表作,由線畫出,山泉自上而下流淌,畫者運用水墨畫黑白對比的方法,泉邊山石由濃淡相宜的墨色染出,泉水留白,用淡墨勾幾條水紋便勾勒出了潺潺流水。該圖畫面中並沒有青蛙,只畫了幾條蝌蚪順流而下,似乎可以聽見青蛙在上游產卵時發出的呱呱蛙聲,或聯想到這些蝌蚪過些時候也會長成呱呱叫的青蛙。用靜止無聲的畫面表達了動作和聲響,方的題款,構成了頗具變化的灰調子。這樣,其中不著點墨的白帆,則成了「畫眼」,格外醒目。帆左的題款也加了畫面的韻律感。此畫雖說幾乎全是用線畫成,但黑、白、灰節奏鮮明,考慮到了畫面明度調子的構成。這顯然與一般的傳統山水畫,在繪畫觀念上,有著明顯的區別。

齊白石 蛙聲十里出山泉

(二)水的空靈之美

1、通常畫面要求意境上的完美,意境美的的體現與空靈有著緊密聯繫:空靈是指以簡潔、清晰而完美的形式構成,表現豐富的思想內容。換句話說,一幅畫的力的樣式,只有用儘可能少的點、線、角等構成要素,要考慮到畫面的簡潔與明快――在畫面大的結構上,盡量減少「點」、「線」、「角」等構成要素,把那些體現著深刻意義的複雜物象,組織成一個有秩序的和諧的整體時,以便令人獲得清心澄懷的藝術效果。

2、山水畫的虛實結合,構成的畫面的靈動性,這是畫水的靈性必不可少的要素。這是先民「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宇宙觀,在藝術創作中的體現。

3、畫面的構圖是否得也當對一副畫的意境有著重要作用:

在以畫水為主的作品中,為表現水的空靈之美,其畫面結構一定要節奏鮮明。

全景式構圖在唐五代一直是山水畫的主流形式,在北宋也得到很大發展,全景式構圖爆滿,景物常以多取勝,畫面表現充分,多具備高遠深遠平遠的特點,層次分明,景物豐富,複雜多變。在以後的山水畫發展中,它仍然在不斷發展和趨向成熟。

趙春秋作品 溪山閑話

中國山水畫從古代走到今天,由於文化呈多元化發展趨勢,工業文明和後工業文明不僅改變了山水的自然景觀,也改變了人們的審美心理與價值觀念,中國山水畫怎樣反映當下文化成為藝術家們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當代藝術家們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他們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對精神狀態的關注,而其在表現技法和構成形式上更是不斷出新。形式、材料、構成、表現、抽象、符號等西畫中的元素和當下山水畫創作融和。「不同時代的山水畫反映著不同時代人們的審美追求。傳統的水墨材質在抽象、符號化的多元語境中更加自由,表現空間更加大。同樣的,我們在研究水的時候,可以結合現今中國山水畫藝術家們在材料、構成、表現、抽現、符號等元素上的多種表現技法,來塑造水的丰姿。

趙春秋冰雪作品 雪霽行舟

註:本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翰墨春秋 的精彩文章:

這山水,有古意!
含桃花謝杏花開,杜宇新啼燕子來

TAG:翰墨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