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亞馬遜AWS助力華夏航空開啟數字化轉型之旅

亞馬遜AWS助力華夏航空開啟數字化轉型之旅

在當今社會,商業網路早就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一家深圳的企業,也許主要客戶集中在歐洲和美國;一家東北的企業,在重慶、貴州也會擁有不少客戶。到區域市場談判開拓、為客戶做現場支持、參加各地的招標和展會,很多人變成了空中飛人,在空中不斷穿梭。乘坐飛機,已經像打車一般普及;航空業的高度發展,也讓乘客的體驗變得更好。我們習慣了網上訂票、選擇聯程航線、隨時變更航班,但是有誰注意過,這些航空服務高度發展的背後,需要怎樣的IT技術支持呢?

普通人想要一窺航空業背後的技術支持體系並非易事,不過近日零鏡網記者受邀參觀了華夏航空AOC(運行中心),並向華夏航空首席信息官蔣涵如先生請教了航空公司後方IT技術支持系統的一些情況。在華夏航空AOC的大屏幕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同航線、航班、乘客的具體情況,而這背後對IT系統的需求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IT源於業務需求

成立於2006年的華夏航空是目前中國唯一專註於支線航空運營的獨立航空公司, 目前已在貴陽、重慶、大連、呼和浩特、西安建立了5個運營基地和天津、成都、興義、庫爾勒、克拉瑪依等5個過夜基地,開通航線123條,其中國內航線120條,國際支線航線3條,獨飛航線114條,占公司航線比例達93%,支線航線佔比96%,飛往全國100餘個航點,以干支結合的模式搭建起一個有效銜接骨幹航線的全國性支線航空網路。華夏航空選用龐巴迪CRJ900NG和空客A320作為主力運營機型,開啟支線市場雙機型運營模式。

華夏航空專註支線運營的特色,意味著其目標乘客通常會同時選擇第三方幹線航班,這就會涉及到了複雜的干支轉換、聯程匹配、中轉服務的問題。為了提高用戶體驗、降低乘機成本,華夏航空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雲上公交」產品,並逐漸聯合各大主要幹線航空公司和支線機場推出了「雲上公交網」系統。從黔西南偏遠地市可以「999元飛全國」,華夏航空讓更多普通人實現了航空出行的夢想。

2016年末,隨著更多運營基地和支線航班的開通,原有的「雲上公交網」系統難以應對新的需求,華夏航空又推出了「雲上公交網」的升級版產品——華夏中轉2.0業務,在連通城市數量、聯程產品的豐富度、出行保障及中轉增值服務等方面均有很大提升。

業務擴張推動IT升級

中轉2.0業務系統的實施,並非簡單的業務流程切換就可以實現。「當時華夏航空機隊規模到了20多架,信息化需求爆增。過去,我們很多處理業務的流程,在機隊規模不大的情況下,業務部門可以用手工去完成。但是到了這個規模節點,大家覺得手工處理業務的人手不太夠了,所以都提出了信息化需求。」在蔣涵如先生看來,當時華夏航空的業務規模依靠傳統的操作模式已經難以持續,升級IT系統是必然的選擇。

為了滿足業務需求,華夏航空首先採取了傳統IT解決方案。購買國際知名的ERP系統和維修管理系統,同時也自研了部分運營保障、運行控制等系統。硬體方面,最初的設計是將基礎設施託管在電信運營商機房、機場信息中心機房以及自家AOC的機房。

在2016年,公有雲對於整個IT行業來說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模式,對航空業來說卻是比較陌生的事物,航空業對公有雲的態度也非常謹慎。但是隨著業務量的增加和服務範圍的擴大,傳統模式的瓶頸越來越明顯。原有IT系統在使用過程中,本地虛擬化部署、IDC租賃、設備老化、帶寬不足、系統假死等問題日漸嚴重。面對這些問題,華夏航空開始把目光轉向了公有雲服務,希望打造一個高性能、高可靠、高彈性的雲上系統。

2016年底,華夏航空開始與包括亞馬遜AWS在內的眾多公有雲服務提供商接觸。作為全球領先的公有雲服務提供商,亞馬遜AWS的技術實力、服務能力和產品成熟度獲得了華夏航空的認可。經過近一年的廣泛調研、測試、供應商高管對話,到2017年底,華夏航空最終確定採用亞馬遜AWS的公有雲產品來取代傳統基礎設施。

公有雲的價值

「當時我們對公有雲的思路很簡單,認為通過公有雲能夠方便快捷地建立我們需要的基礎設施,但是隨著和亞馬遜AWS溝通的深入,我們發現公有雲除了能夠提供基礎設施,還能在IT建設方面給予很幫助。」華夏航空運用公有雲的過程,同時也是業務數字化轉型的過程。公有雲平台自身的能力和PaaS功能,可以讓企業在業務遷移上雲的同時,實現系統改造和業務的數字化轉型。

目前公有雲服務提供商有很多,每個公有雲都有自己的不同優勢。當華夏航空面對眾多選擇時,他們為什麼會選擇亞馬遜AWS呢?「最重要的我認為是兩點:一個是亞馬遜AWS公有雲技術領先,技術成熟度和可靠性讓人放心。第二,在跟各個公有雲的溝通之中,我們能感受到文化的差異,我們對亞馬遜AWS的創新和客戶至尚的文化很認同。」

客戶至尚不是說說而已,華夏航空在業務遷移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感受到亞馬遜確實是把客戶利益放在第一位。比如說在幫助客戶開發系統上雲的架構時,會幫助客戶考慮怎麼樣讓架構最優,讓成本更低。蔣涵如先生回顧去年的合作過程,專門提到其中遇到了不少難點和問題,但是亞馬遜AWS的工程師非常敬業,第一時間會把客戶的需求當成重點去解決,這是華夏航空選擇亞馬遜AWS的重要原因之一。

雲上的中轉2.0

在簽署服務協議後,華夏航空在2018年開始實施業務遷移。一年時間裡,完成了超過17個大小業務系統的上雲,並且在遷移過程中對部分業務系統實施了重構優化。特別是類似資料庫及負載均衡方面,公有雲服務相比傳統IT基礎設施有明顯的優勢,更具彈性。在所有上雲的業務系統當中,華夏航空的中轉2.0系統是第一個搬遷的。因為這是一個給旅客提供中轉航班服務產品的系統,對於面向用戶(2C)的應用來說,更能凸顯公有雲的優點。

華夏航空的業務特點是干支結合,旅客經常需要購買兩段聯程機票;中轉2.0系統可以提供通程航班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旅客只需要在OTA或者華夏航空官網上購買組合後的中轉產品就可以了。旅客購買的是一個虛擬的航班號,中轉2.0系統會自動把它分拆到兩個航班,自動出票。出票以後,中轉2.0系統會實時對機票狀態進行跟蹤監控,避免因為某個航班取消或者延誤而影響旅客出行計劃。相較之前採用的中航信黑屏系統(eTerm),新的系統可以顯著減輕銷售人員的工作負擔,避免遺漏。

這個系統之前在本地伺服器的虛擬機上運行。當華夏航空中轉業務量隨著機隊規模和航線的增加而大幅度增長時,本地系統就難以應對部分節點的峰值需求,影響了旅客的使用體驗。不足兩個月的時間裡,華夏航空在亞馬遜AWS的幫助下完成了中轉2.0業務的雲部署改造,實現了團隊、架構、業務、用戶體驗的全面升級。

在登陸亞馬遜AWS後,公有雲在將原有的Oracle資料庫改造成MySQL資料庫,並做好架構微調和負載均衡後,整個系統的使用效果較之前顯著提升。一年的實踐檢驗,讓華夏航空充分感受到了公有雲服務的優勢。「今年我們會繼續和AWS深入合作,預計在2020年左右把我們的絕大部分應用遷移到雲上。」

公有雲帶來的變化

亞馬遜AWS給華夏航空IT系統帶來的改變是全方位的。「幾個主要指標都實現了,比如說實現了整個業務系統的高可用,可靠性提高了,整個業務的穩定性也提升了。」 蔣涵如先生談到上雲以後的變化,感觸很深。

IT系統的全面進化,一方面讓普通旅客也能體會到更順暢的購票服務,另一方面也讓華夏航空的IT管理變得更加輕鬆,成本更加可控。蔣涵如先生主導實施的基於雲原生服務AWS Serverless框架的內部充值中心,主要服務於華夏航空的內部食堂管理和採購等。

上雲也是一次修鍊

登陸亞馬遜AWS的第一年,就帶來了讓人耳目一新的變化,因此華夏航空將公有雲作為了未來兩年IT系統升級的重點工作。在2019年,華夏航空會把最核心的運行和保障業務遷到雲上。航空公司的運行和保障業務系統平台是所有系統中的「發動機」,航班的運行信息都是用這個平台來交互的,所有的業務部門基本上都要依靠這個系統平台來開展工作。這個平台和其它業務系統有非常大的關聯,需要保證24小時不間斷運行,因此遷移時必須平滑進行。

上雲是一個逐漸深入的過程,在逐漸應對挑戰的過程中,亞馬遜AWS的工程師也在幫助華夏航空的技術團隊不斷提升。「公有雲對我們技術人員的衝擊很大。因為民航業本身就是一個傳統行業,這個行業里的IT組織也會非常傳統。而上公有雲以後,這種觀念全部調整過來了,我們學會了DevOps運維研發一體化的模式,也開始慢慢使用持續集成、持續部署的方式工作。我們把原來的瀑布式開發轉向了敏捷的迭代式開發,IT團隊的思路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對於華夏航空來說,上雲不但改變了IT系統的穩定性和服務效率,改善了旅客的使用體驗,同時也實現了IT團隊的知識體系升級。在過去的2018年,華夏航空IT技術團隊有18人通過了亞馬遜AWS的架構師認證。

從疑慮到認可,再到all-in-cloud,公有雲的價值在傳統行業中的價值,在華夏航空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鏡網 的精彩文章:

不發硬體 只發服務 蘋果發布會你真的看懂了么?
GTX 1660Ti首測 新甜點之王通殺1080P遊戲

TAG:零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