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儒釋道三教合一與我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儒釋道三教合一與我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大家常聽到「傳統文化,文化傳承」,那什麼是傳統文化?

儒釋道三教合一其實就是我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思想的來源。這三種不同思潮長期融合建立了我國特有的思維方式,也形成了我國大一統的格局和多種多樣的文化習俗。

即便在現代,人們無論工作生活,還是情感交流,都依然殘留著或多或少傳統思想留下的印記。就讓筆者大致給大家粗淺講解一下吧。

(繪畫,孔子將釋迦穆尼遞給老子)

儒釋道三教合一與我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儒釋道三教的產生:

(遼代,張文藻墓中的儒釋道三教弈棋圖)

儒釋道三教合一與我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儒教——原生,漢朝國教。

也就是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要提倡施行忠孝,以及仁、義、禮、智、信等德行。

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執政時,為統一海內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官方指導思想。到西漢末年靈帝時,召集眾多儒生勘正五經,刻於石碑,豎立在學校門口,並且昭告天下,正式把儒教定為漢朝國教

《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五經」也成為我國漢代以後的法理基礎。科舉考試更讓儒家思想深入人心,上至宮廷官府,下達鄉村祠堂都得到普及。

儒釋道三教合一與我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佛教——古印度傳入,南朝梁國教。

也稱釋教,主要提倡看透世間真相,斷絕煩惱,超越生老病死結束輪迴。

公元前6世紀,佛教思想產生於古印度迦毗羅衛國。於我國西漢末,東漢初傳入。

當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突厥軍隊攻入印度後,摧毀當地佛教基礎。不僅搗毀東印度佛教最高學府那爛陀寺,更將那爛陀寺的寶貴圖書館付之一炬。長期迫害下,印度原有信徒為了活命不得不全部改信。到13世紀時(約我國南宋末),佛教已經從發祥地印度消失了。

在我國,佛教也經歷沉浮起落。有時寺院僧侶遍布天下,有時全國遭受禁絕,全在於統治集團的態度而變化。直到「三武滅佛」後,佛教才逐漸遠離迫害,在宋明時期達成在我國的完全本土化世俗化。

儒釋道三教合一與我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道教——原生,唐朝國教。

屬於我國古老的原生宗教。主要提倡眾生皆有靈,追求修行成仙,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各種原始宗教經過演變,逐漸形成陰陽家、神仙家等諸多初期道教學派。老子、莊子等思想家前後沿襲發展,產生了理論基礎。漢朝初期統治者多推崇道家黃老哲學,清靜無為,恢復了社會生產。後來東漢末年出現太平道、五斗米道(天師道),發動黃巾起義,受到嚴酷鎮壓。唐代時,太宗皇帝尊崇老子為李氏唐朝的祖先。於是道教受到大力推廣,成為唐朝國教

元朝初年,丘處機進行了宗教改革,全真學派引入很多佛教概念,得到廣泛傳播。此後,道教一直長期是我國民間普遍存在的樸素宗教信仰。

儒釋道三教合一與我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儒釋道三教的衝突與演化大致進程:

在我國春秋戰國長期分裂之後,進入大一統階段。思想流派從百花齊放也逐步轉換到一家獨大,其餘為輔的情況。

秦朝——

總體以法家治國,國家實施強力統治,全面干預民間生產生活以及思想狀態。儒家道家雖有發展但影響力不大。

漢朝——

漢代初年,統治者吸取前代戰亂教訓,大致以道家無為哲學為重,用低稅負低勞役政策讓百姓繁衍生子,盡量不去打擾民間事務。於是人心安定,生產耕作開始恢復,形成文景之治局面。

到漢武帝時,國力強盛,經董仲舒等人大力提攜後,儒家成為官方正統思想。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對當時社會秩序的建立和鞏固很有幫助,鼓勵了士人讀書上進,推廣仁愛的社會文化理念,建立文明規範的社會環境,形成長幼尊卑有序的社會等級制度。不僅武帝盛世,後來的昭宣中興和明章之治這些良好國家治理局面都有儒家思想的功勞。

儒釋道三教合一與我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在儒教成為官方思想後,被朝廷不斷包裝和演繹,經歷了不斷變化。到東漢年間,開始出現比較嚴重的神學化、經學化、讖緯化。也就是逐漸脫離實際,越來越功利,成為宮廷鬥爭和權力服務的工具

儒釋道三教合一與我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魏晉南北朝時期——

隨著漢末三國亂世降臨,以及短命司馬家的統治,整個中國陷入動蕩深淵。原有儒家思想被興起的唯物主義理論衝擊,失去了維護上下穩定的作用。在兵荒馬亂的現實面前,實用主義明顯比尊卑說教有益處得多。掌握各地與中央實權的門閥貴族主動尋求更可靠的精神支柱和情感寄託。

一部分人開始重新找回道家思想,但陷入清談論玄的虛無境地。一部分則提出儒道並舉的可行方案,並且得到晉朝皇帝採納。儒學和道家思想就是在此時開始了融合。但實際結果卻並不能改變社會上民眾生活艱難的狀態。因為奉行此種思想的官員在任職時無所作為,任由腐敗在眼前橫行,對存在的社會問題熟視無睹,卸任後也無聊度日,完全起不到治理一方的作用。

對於晉朝司馬家皇帝們窮奢極欲的生活,以及而後「五胡亂華」的外敵入侵慘狀,百姓要麼南渡逃命求活,要麼忍受掠奪屠殺,人們急需精神上的慰籍。此時,漢代傳入的佛教起到了鎮痛的難得作用。因為佛教用特有方式解釋了為什麼人生會有不斷的痛苦折磨,並且提出了修習得渡的解決方案,讓信眾們心理上有了後盾。

儒釋道三教合一與我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佛教初期傳播時,對優勢地位的儒家傳統表現出極大包容,以遷就原有習俗來獲得認可。並且也對道教持友好態度,稱自己為「浮屠道」,歸屬道教分支之一。還提出了「老子化夷說」。也就是稱佛教也來源於老子,與道家同源。

佛教的友善態度獲得了良好發展機會,但由於南北朝爭亂不斷,各地政權變更頻繁,導致各統治者對佛教態度不一。比如北魏太武帝由佛教轉信道教後,下令全國屠戮僧侶,毀壞寺院。後來,隋文帝楊堅又恢復佛教。這時期統治者對佛教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禁絕行動,史稱「三武滅佛」。

南朝梁武帝非常尊崇佛教,宣布佛教為國教,他表示:「道有96種,唯佛一道是為真道,其餘95種皆是外道......老子、周公、孔子等雖是如來弟子,而為化即邪,止是世間之善,不能革凡成聖。」這一說法極大提高了佛教地位,第一次讓佛教成為官方欽定的宗教。

於是,佛教在梁國迅速普及,人們爭做僧侶。結果上行下效,導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和儒教結果類似,逐漸變味的信仰掏空了梁國國力,人們不事生產,很快被內外變亂所滅亡。

這一時期,儒釋道三教在競爭中開始了融合之路。表現為以道家文化為中心,形式上強調儒家構建的制度規範,並運用佛家信仰安撫民眾

儒釋道三教合一與我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唐宋時期——

隋唐兩朝對我國亂世的重新統一帶給了各種思想再次發展的良好機遇。社會整體和平,發展興旺繁榮,人民生活有所改善,有了餘力對各種思想產生更大興趣。統治者大多表現出對各種宗教、思潮的寬容態度。也就是現代所稱的「多元化」模式

(科舉考試場景復原)

儒釋道三教合一與我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隨著社會秩序的恢復,儒教的優勢得以發揮,重新起著穩定上下秩序的作用。並且隨著開科取士的頻繁,傳播得更加廣泛深入。佛教經過傳入後的數百年發展,逐漸脫離對其他宗教的依賴,發展出本土的多種不同理論。至於道教,由於唐朝太宗高宗對自身家族正名的需要,於乾封元年(666年)成為官方宗教。修仙煉丹等學說在和平年月里大受歡迎,成為流行風向標,為各階層人們所追捧。也導致不少皇室貴族盲目服用丹藥中毒甚至死亡。

  • 對士人文人群體來講,儒家佛家的思想已經得到糅合運用。他們提取兩家中的言論為自己的文章理論作為依據,形成更融洽互補的情況。
  • 在朝廷之上,道家和佛家因為影響力均在增大,從而造成了爭論辯論的局面,兩者都希望在理論上駁倒對方,從而獲得更正統的優勢地位。
  • 市民階層中,隨著基本吃穿需要被滿足,日常生活越來越豐富,市民文化越來越發達,也讓人們各有自由選擇不同思維方式的可能。傳統的習俗習慣相互影響,讓三教在實際生活中更加難以區分。宋代還逐漸演變為內涵多樣的道學、理學。

隨著長時間的融合,三教歸一的理念基本已經得到朝廷和民間的默許和認同。封建統治、封建道德規範、封建社會準則集合了儒釋道三教不同來源的理念和做法,成為各朝代保持社會穩定和思想統一的重要手段。

(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造像,整體反映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景象)

儒釋道三教合一與我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綜述:

儒釋道三教合一是三種不同世界觀和思想體系在現實中、歷史中漫長的相互融合、妥協、增益之路。這讓我國傳統封建社會擁有了完善的理論基礎、行政架構以及社會倫理。讓整個古代中國社會趨於穩定,也保證了大一統思想的傳承和發展。

這種成熟政治文化架構長期引導我國發展,保證了高層和基層運行始終有跡可循,連外部侵入者也多受影響。而且波及整個東亞,也是中華文化圈形成的根基。華夏子民千百年間便在三種主要思想的影響之下辛勤勞作,繁衍生息,創造了驚人的燦爛文明。

或許,這便是為何我國曆朝歷代經過無數戰爭變亂,卻保持了族群不被同化,始終心向統一的原因之一吧

儒釋道三教合一與我國傳統文化的淵源

(謝謝觀賞,圖片來自網路,侵刪。關注可查看更多文章)

「千年偶像」蘇東坡的成長之路——我國傳統教育的探討

從惡神到大聖——我國傳統神仙孫悟空

參考文獻:

  • 《24史》
  • 《三教論》
  • 《儒釋道的合流》
  • 《儒釋道三教合流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