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癌症的預防及預後,西方醫學和中醫養生學的思路,有哪些不同?

癌症的預防及預後,西方醫學和中醫養生學的思路,有哪些不同?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德國科學家奧托瓦爾伯格博士發現,癌細胞是無氧呼吸的。癌細胞,為什麼要無氧呼吸,因為癌細胞內的線粒體受損,它是細胞的能量中心。線粒體受損後,細胞切換供能模式,從有氧呼吸變成了無氧呼吸。

無氧呼吸,有很多壞處,生產能量的效率很低,產生的廢物很多。無氧呼吸,簡單理解就是發酵。細胞的主要能源是葡萄糖,無氧呼吸的糖酵解,生產能量的效率,只是有氧呼吸的15%左右。

上面這兩段,是公認無誤的。針對這一規律,現代醫學對癌症,提倡怎麼預防和預後呢?治療不用說,就是手術和放化療。有三種方式,一是補充抗氧化劑,減少氧化自由基。抗氧化,其實就是抗缺氧。比如維生素ACE、硒、兒茶素等。二是提高免疫力。有一些食物成分,可以增加免疫細胞的活性。比如香菇中的葡萄糖苷酶等。三是,餓死癌細胞。典型的比如生酮飲食,間歇性斷食等。

如果從養生的思路,該怎麼預防和預後呢?特別的簡單,就是儘力營造有氧的體內環境,不讓細胞切換到無氧呼吸的模式。能不能做到呢,不好說,看各人的生活習慣,但方向是很明確的。

癌症的預防及預後,西方醫學和中醫養生學的思路,有哪些不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食物方面,吃新鮮的、較好消化的食物。越是不好消化的食物,產生的氧化自由基越多,也就可帶來缺氧的可能。在生活環境方面,不要生活在空氣重度污染的地方。在生活習慣方面,注意運動和鍛煉,或者經常練習呼吸,提升自己的呼吸能力。

這些可以顯著,防止體內環境缺氧。但仍然不足夠。原因在於,單純從缺氧這個方向,去認識癌症,是不夠全面的。應該還是回歸到能量的層面。能量是細胞生存的動力,也是人能活著的動力。

當身體能量充足時,根本不需要細胞,每時每刻的拚命生產能量,加速細胞的消耗,增加氧化自由基,傷害了線粒體,也自然不會有無氧呼吸和癌細胞。熬夜的人,過勞的人,情緒差的人,都是能量消耗過大的人,患癌的概率也大一些。原因在於,細胞總在不停的搞生產,磨損嚴重。

癌細胞,都是在能量不夠的前提下,生產出的殘次細胞,因為殘次品,不能正常的使用,就只能不停的生產。這就是癌細胞的無限增生性。你可以這麼理解:癌細胞的無限增生性,是在能量不夠的這個基本前提下,它企圖用巨量的癌細胞數量,來彌補單個癌細胞生產能量的效率下降這一明顯的缺陷。

有科學家,將癌細胞無氧呼吸的這一現象,稱為返祖現象,因為細胞的祖先,遠古的單細胞生物,都是無氧呼吸。這個說法提示我們,如果我們的生活方式,也能返祖一些,做到返璞歸真,是可以完成自救的。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證明了這一點。宏觀視角,和微觀視角,看到的規律,並不總是不一樣的。

醫學之所以是醫學,是因為它必須簡單粗暴、直接有效的解決病人的問題。但很多時候,並沒有這種速效的方案,即便有也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問題。所以對付疾病、恢復健康,除了醫藥之外,更重要的是從生活上改善。醫學上沒有辦法了,那就從生活方式上想辦法。無論如何,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將自己置於這樣危險的境地。

最後,說一說中醫藥。有一些經方醫生,有一些中藥組方,在治療癌症,有一定的成功率。但這樣的醫生少見,這樣的藥物,大多是虎狼之葯,氣味腥沖。為什麼呢,從上面論述的過程可以看到,腫瘤的問題,是一個能量的問題,必須用能量的方式去解決。中藥的四氣五味,藥物歸經等,其實是能量特性的描述,並不是物質成分的分析。現代醫學,如果要從中藥領域去研究,就不能只是從成分上分析。本文觀點,不代表作者建議大家找中醫治療。本文有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原創首發,微信公眾號同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的精彩文章:

佛學修意,道家練氣,意氣用事,事半功倍,讀懂生命與健康的智慧
不走出3大誤區,蕁麻疹纏你一輩子!用這個方法,蕁麻疹不敢來擾

TAG: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