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都挺好》完結,誰想到一部家庭倫理劇下深藏著一部傳承教科書

《都挺好》完結,誰想到一部家庭倫理劇下深藏著一部傳承教科書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作者: 董 岩

《都挺好》完結了。

如同《戰狼2》一樣,主創們接受採訪時也沒預料到劇集能火,天天上熱搜,各種蹭熱點,現在真沒有那部影視劇再有自信,出來就火了。《都挺好》應該勝在了貼近生活,或者說並不完美吧。生活本就這樣。

家族中的女性與父愛缺失

在看慣了白蓮花或宮心計的大女主之後,蘇明玉這樣一個「非主流」,無疑讓人眼前一亮,有人說她是「現代土豪版劉慧芳」(30年後有人還能說出這個名字,也不知道還有幾個人記得),其實不是,倒是她二哥蘇明成說的更貼切「蘇明玉,財大氣粗、心狠手辣,你能弄不過她!」雖然誇張,但她確實要比劉慧芳更有個性的多,她不完美,但是挺好。以至於結尾的反轉和解,讓不少人吐槽「還我霸道女總裁」,但家人么,若你生活中也經歷過,就會知道,家人終歸是不一樣的。這也是讓人們最終接受了劇情,甘心奉獻點擊奉獻眼淚的原因吧。

而故事的結局也挺耐人尋味,不是一般意義上的HD,也有一些非主流——老大愚孝40多集,最終還是沒有回國;老二浪子回頭,但也沒有復婚;老三在家裡受了半輩子委屈,最終原諒了家人,自己扛起了贍養老人,還放棄了自己打拚十幾年的事業;老父親一輩子摳摳唆唆、窩窩囊囊,最後學會了跟兒女「耍賴」或說依賴吧,剛剛過上好日子,就忘記了所有的事兒……但還是那句話,生活本就這樣——完美通常都不是結局,所謂的「都挺好」,只到「好」這個度就已經可以了。

但通刷一遍劇情,看到結尾,不知道有沒有人為了蘇明玉不值得?這個原生家庭中將中國家庭的兩個問題激化表現——父愛缺失和家族中女性角色定位。蘇明玉顯然是有性格缺陷的,居中明線將這歸咎於母親的偏心和遷怒,但我們也看到,更讓她失望的,其實是父愛的缺失,在她尋求幫助或者說保護的時候,父親的退縮。結局拿到習題冊的時候崩潰,不僅是感動,更是心酸無奈——中國式父親容易走極端,嚴父或是放任,當然也有劇中這樣的「為妻是從」,總是擺不正自己的位置,或者並沒有可以尋找持中的引導、教育。

蘇明玉在原生家庭中的女性角色一樣耐人尋味。看到不少人在蘇明玉毅然放棄高薪,回歸家庭照顧父親時「叫好」,值得么?當然是值得的——養育之恩。但是,遺憾么?不舍么?有幾個人真的能夠這麼做,真正能夠這樣選擇的,最終男女比例又是多少?職業女性最終大多會選擇「值得」,因為太多的壓力讓他們無法彌補遺憾——真要以對社會、對家庭創造的實際效益來說,老二蘇明成無疑最少,那讓他辭職來照顧父親呀,這多合理?編劇估計都不敢這麼想……作為大家庭里的感情官、協調官、健康官,家族女性往往是付出、放棄最多的一方,這理應有所變化了。

倫理劇里的「傳承」線索

從《歡樂頌》到《大江大河》再到《都挺好》,近兩年熱播的這些現代都市劇被人總結了一個「規律」——「沒有『富二代』,中國的都市劇已經不知道怎麼推進劇情了……」社交媒體上都在問,哪兒來那麼多「富二代」混跡民間,為什麼自己碰不到。取決於工作關係,五行君負責任的告訴您,真的就這麼多……

但《都挺好》最有意思的是,在家庭倫理的主線之外,從蘇明玉的職場側面,引出了蒙志遠這一家子人,讓我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詞——職業經理人、實體轉型、「少東家」空降、三臣處理、「坑企業」的親屬關係、家業分離、資產配置、家族信託……

在劇集中,蒙志遠大多數時間被稱為老懞,很多人看了一部劇估計都沒記住他全名,而夫人蒙太則是不查「百科」沒人知道她叫英殊,小蒙更「悲劇」,「百科」里都沒個全名。但是這一家子雖然戲份不多,但交代的事情可不少。

從蘇明玉一出場,就立住了一個高級職業經理人的人設,她的老闆兼師父與中國現階段很多家族企業的創始人一樣,年歲漸長,到了家業交接班的節點。老懞算意識很開放的那個群體,他知道兒子無論從年齡、經驗或是性格成熟度來說,都不足以接班,或者說馬上接班,所以很「西化」的採用了職業經理人執掌企業的方式。這在中國現階段的家族企業交接班中,其實並不多。理由很簡單,兩個字總結「信任」——如何培養企業主與職業經理人之間的信任度,構建什麼樣的體制讓自己即能夠省心又能夠「信任」是阻礙職業經理人制度在中國發展的結症。

與大多數中國的創一代一樣,老懞白手起家和夫人一起創業——企業做大之後,家、業混同如「現狀」一樣的不可避免。不盡遇到了靠關係和感情混跡企業牟利的坑人親戚,還要面對逐漸做大的老臣,當叛逆的兒子來質問父親為什麼要「趕走舅舅」,老懞的真心話讓人不無感慨,「還不是為了你,為了讓你順利接班,他們幫過我,我回報他們很多年了,占點小便宜我不怕,但要毀了企業不行,而且這是我要傳給你的企業。」而老懞最後處理三臣和親戚問題的手段其實很值得借鑒——通過職業經理人,一切以規章為依據,中間隔了這麼一層,其實親友再見也能抱有一絲表面上的顏面。

另外,老懞也遇到了夫人從中「作梗」,實圖以離婚阻礙上市來挽回娘家親戚的地位——這不是電視里的演一演就罷了的,「土豆王微離婚」鬧出的風波還歷歷在目。夫妻共同佔有企業70%的股份,離婚是傷筋動骨的事情。其實老懞已經有所警覺,準備制定系統的整體資產配置方案,分離企業與個人家庭財產,通過股權補償、變更,調整企業股份控制權與收益權的分離等等,但是我們也看到,最終並不是資產配置擺平了這場鬧劇,而是蘇明玉和他兩人處理人際關係的手腕高超而已。究其原因,還是意識、入手的過晚,家業分離需要及早入手,並且通過專業機構的系統梳理完成。

生前家族信託的可修改屬性

小蒙在《都挺好》這部劇中,其實是個很討喜的人設。剛剛回國空降家族企業時,把一個驕傲、自負、優質的小男孩表現的很徹底,但不難看出內里的善良和聰明,但仍舊被父親歸為「敗家子」。於是,老懞在制定家族信託時,明確表示,兒子只能享有企業的受益權,不享有經營權,同時,受益權也非常有限,只保證相對優質的生活質量即可。

我們拋開前面說到的,老懞家存在家業混同、夫妻財產分割不清晰的情況,他的家族信託是否能代表整個「家族和企業」的意願這一點有(也許他只是將自己能掌控的部分裝入了家族信託呢)。僅從家族財富傳承的意識和操作上來看,老懞設立家族信託的行為,無疑是值得肯定的。這充分利用了家族信託一系列的基本功能——如我們常說的「防止子女敗家」,也就是當資產裝入家族信託那一刻起,就做到了完全的獨立於隔離,不會當做個人遺產被子女直接繼承,而是可以根據委託人的意願,設置受益人在何時、何種情況下可以獲取固定數額和形式的資產。這樣可以使資產最大限度的保證安全,而不是被受益人(子女)不當使用、揮霍,事實上也保證了受益人更長時間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生活質量。

而隨著劇情的推進,我們也看到,小蒙在蘇明玉的引導下,不僅改掉了陋習,甚至還提出了很多關於傳統產業現代化轉型升級的建議,可以說逐步走上了「正道」。這時老懞做了什麼呢?「如果這孩子真的這麼上進,那我應該修改家族信託,給他更多的錢。」

這裡不僅表達了一個父親的欣慰,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知識點——以觸發時點來簡單區分,家族信託可以分為生前家族信託和遺囑家族信託,遺囑家族信託以委託人去世遺囑生效為出發點,顯然此時委託人已經去世,家族信託所有規則可以說「已成定局」;而生前家族信託的獨特優勢則在於,委託人可以更改家族信託內的部分細則,就如同《都挺好》中的老懞,兒子如果是個積極向上的變革型青年企業家,那麼家族給予更多的經濟支持,讓他更好的拓展自己的事業,也在情理之中。畢竟,父輩辛苦的打拚,殫精竭慮的籌謀規劃,終究是為了家業能夠更平順的傳承。

因此,在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專家與業界都偏向建議企業家在構建家族信託時,選擇生前家族信託,這樣不僅可以側面考察家族信託的運行情況,也可以在必要的情況下,酌情調整家族信託的條款。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魏文侯擇相:有所不為,有所不取
房地產稅法真的要來了!何時提請審議?這份立法時間表幫你分析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