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粟裕提出3次建議,毛主席聽完,調走陳毅,把華野交給了粟裕

粟裕提出3次建議,毛主席聽完,調走陳毅,把華野交給了粟裕

粟裕和陳毅

1948年1月27日,粟裕接到命令,要求其率領主力縱隊過江,吸引國民黨主力回援。粟裕接到這個命令後,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由於作戰部署關係重大,毛主席請粟裕同志面談。

1948年4月29日,粟裕來到西柏坡面見毛主席,毛主席一改往日態度,親自出門迎接粟裕,並稱呼其為「大英雄」。長征之後,粟裕和毛主席已經17年沒有見過面了,此次見面兩人相談甚歡。

粟裕經過分析,認為此時過江並不合適。因為在中原戰場,解放軍有10個主力縱隊,加上其他部隊的配合,在中原足以能達成殲滅敵軍的目的。況且,中原地區都是老解放區,有根據地的支撐,打仗會容易的多。相反,如果挑選3個主力縱隊打過長江以南,雖然可以對敵人造成震動,但在無後方的基礎上連續作戰,後勤等補給跟不上,傷病員無法安置,即便達到效果,恐怕也要傷亡五六萬人。且,主力部隊調走之後,留守在老解放區的部隊也難以對敵人產生威懾能力。

粟裕指揮作戰

從戰場來上來看,即便我軍3個主力過江,也未必能調回敵軍主力。敵軍在江北有4個主力整編師,還有桂系兩個軍,整編師是蔣介石的核心力量,不大可能調回。依照蔣介石和李宗仁的矛盾,桂系的兩個軍則更不可能調回。很容易出現這種結局,我們主力過江打不著敵人,而留守兵力抵抗不了敵軍,會讓我軍處在非常尷尬的地步。

如果主力縱隊留在中原和敵人打大殲滅戰,結果有可能也是犧牲五六萬人,但卻有殲滅敵人3到5個軍的能力。兩相對比,粟裕還是認為主力留在中原為好。但同時可以派遣旅,團單位的部隊過江,對敵人後方進行騷擾,即便打不著敵人,問題也不大。

粟裕在西柏坡

關於這次作戰意圖,粟裕三次向毛主席建議。毛主席經過深思熟慮,答應了粟裕的請求。

會後,毛主席跟粟裕說:「陳毅同志有別的任用,華野以後就交給你了。」

粟裕一聽這話,吃了一驚。他本來只是想向中央陳述自己的觀點,沒想到他的堅持讓陳毅調離了華野。粟裕對這個結果非常意外,多次要求陳毅留下,最後結果是陳毅調任中原,保留原職務,粟裕負責華野。

粟裕接手華野工作後,連續打了幾個勝仗,最後更是在淮海戰役一舉擊潰了國民黨的主力部隊。

毛主席和陳毅

粟裕可能不知道,提議粟裕過江的人,正是陳毅。陳毅提出讓粟裕過江的原因,則跟饒漱石有關。而從毛主席的角度來看,華野兩大領導在重大戰略問題上分歧如此大,確實不太適合在一起共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彬姐談史 的精彩文章:

打死劉志丹的兇手,被陳賡活捉,為何沒為難他,還給路費回家
師長:誰能舉起300斤石碾,請他吃雞,小兵:我能,後任副國級

TAG:彬姐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