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趕盡殺絕?蘇聯最後一任國防部長亞佐夫被立陶宛判處10年有期徒刑

趕盡殺絕?蘇聯最後一任國防部長亞佐夫被立陶宛判處10年有期徒刑

2019年3月27日,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地方法院終於對沸沸揚揚的「1月13日事件」下達判決。

法院認為,立陶宛在1990年3月宣布獨立後,蘇聯最後一任國防部長亞佐夫於1990年底組建了一支由上百名軍人組成的侵略部隊,試圖推翻立陶宛合法政府。

維爾紐斯地方法院

起訴書中提到,儘管亞佐夫知道立陶宛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是獨立的,並且在1990年重新恢復成一個自主的國家,但亞佐夫夥同其他蘇聯官員制定了一項奪取立陶宛政權的計劃,並編製出一份需要佔領的目標清單。

在亞佐夫的命令下,這隻乘坐裝甲車輛的部隊於1991年1月13日對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電視台、廣播電台發動攻擊,並在侵佔戰略要地的過程中造成14人死亡,近千人受傷。

故此,法院認定亞佐夫及相關人等犯下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等不可饒恕的罪行,判處蘇聯武裝力量駐維爾紐斯前指揮官烏斯霍普齊克14年有期徒刑,前克格勃官員戈洛瓦托夫12年有期徒刑,蘇聯最後一任國防部長亞佐夫10年有期徒刑。

亞佐夫

此外,維爾紐斯地方法院還對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67名公民提出控訴,認為他們代表蘇聯對立陶宛進行侵略。包括今年95歲的亞佐夫在內,3月27日被判有罪的絕大多數前蘇聯軍人,都是缺席審判的,只有兩名被立陶宛被拘留的俄羅斯人被當庭宣判。

29年前的1990年3月,立陶宛最高委員會宣布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獨立時,蘇聯政府認為該行為是違憲的,也是非法的。而造成多人死傷的「1月13日事件」,蓋因維爾紐斯發生大規模抗議衝突,蘇聯士兵奉命維護地區穩定所致。

「1月13日事件」

俄羅斯調查委員會在回看這一事件時認為,因為1991年的立陶宛仍是蘇聯的一部分,被立陶宛一方認為犯罪的蘇聯軍人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職責,並依法行事。

立陶宛政府過去也曾希望俄羅斯加入進來,參與「1月13日事件」的聯合調查,並打算就相關問題問詢蘇聯前總統戈爾巴喬夫,但俄羅斯政府拒絕了立陶宛方面的所有要求。(2019年3月28日,作者:劉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俄羅斯觀察者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觀點:如果波羅申科再次當選總統,將導致烏克蘭解體
烏克蘭激進分子組織萬人集會,齊聲高呼波羅申科下台

TAG:俄羅斯觀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