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清華李梢課題組封面報道炎癌轉化網路協同效應,闡釋中藥協同干預機制

清華李梢課題組封面報道炎癌轉化網路協同效應,闡釋中藥協同干預機制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病率總體呈逐年升高趨勢,結直腸癌、胃癌、肝癌均是我國五大常見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位居腫瘤前列。從生物分子網路角度來認識炎癌轉化和腫瘤發生的內在機理,有助於克服以往單靶標研究模式的局限,從一個系統的角度進行腫瘤的精準預防,促進腫瘤「治未病」。然而,達到這一目標的關鍵問題在於,如何構建炎癌轉化的生物分子網路,進而以網路為靶標實施有效干預、導向藥物發現?這一問題也是複雜疾病防治的共性問題,受到系統生物學、網路藥理學等前沿領域的高度關注。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李梢課題組長期致力於網路藥理學、生物信息學與中醫藥現代化研究,提出了「網路靶標」理論,並創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網路藥理學智能演算法,在炎癌轉化和中醫寒熱證分子網路、中藥網路調節機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近日,李梢課題組與謝震課題組合作,進一步提出了一條計算與實驗相結合的、以「網路計算—組合干預—協同模塊」為特點、朝向複雜疾病精準預防的生物分子網路研究新途徑。為建立複雜疾病分子網路,並以網路為靶標發現多靶點藥物、尤其是中藥成分的協同效應提供了新途徑,為網路藥理學研究方法提供了重要拓展。上述成果近日已在國際合成生物學領域權威刊物ACS Synthetic Biology作為封面文章發表[2]。

該文主要通過計算構建炎癌轉化的生物分子網路,發現了網路調控機制和協同功能模塊,在此基礎上預測出可用於治療炎癌轉化的中藥有效成分。研究中,作者提出了一個整合計算預測和實驗分析的系統性方法,用於發現消化系統炎癌轉化過程中的協同功能模塊。首先,利用李梢課題組自主研製的、基於網路的全基因組致病基因預測方法CIPHER進行炎、癌相關基因預測,結合消化系統不同部位(胃、腸和肝)、不同階段(正常人、炎症和癌症患者)的公共基因表達譜數據,篩選了消化系統炎癌轉化的候選基因集,構建出炎癌轉化關鍵分子網路。然後,使用TGFβ1誘導的腸上皮細胞惡性轉化細胞模型和新的CRISPR-Cas9組合干預策略,識別出炎癌轉化關鍵分子網路中的差異遺傳相互作用網路模塊,揭示了顯著差異的基因之間的功能協同特徵。

研究發現了腸炎細胞惡性轉化過程中基因功能之間的協同效應,明確了協同功能模塊對腸炎細胞惡性轉化的重要影響。結果表明,免疫-增殖或代謝-增殖協同功能模塊可能作為炎症誘導腫瘤發生的早期組合靶點,可作為識別炎癌轉化風險的早期生物標誌物。進而以炎癌轉化關鍵分子網路中的協同功能模塊為干預靶標,從中醫經典名方六味地黃丸[4]及其類方中,識別出能夠干預代謝-免疫等協同作用模塊、抑制腸炎細胞惡性轉化的多種中藥成分。該研究結果為李梢課題組前期提出的胃炎癌轉化「代謝-免疫網路失衡」假說提供了重要佐證,為揭示中藥多成分協同作用提供了新依據,同時,基於「網路計算—組合干預—協同模塊」的生物分子網路研究新方法,為惡性腫瘤等複雜疾病的精準防治探索了一條新途徑。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博士生郭玉成和碩士生鮑晨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李梢教授、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謝震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研究生馬大程、曹玉冰在實驗方面做出了貢獻。

Guo Y, Bao C, Ma D, Cao Y, Li Y, Xie Z, Li S. Network-based combinatorial CRISPR-Cas9 screens identify synergistic modules in human cells. ACS Synthetic Biology 2019;8:482?49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Nature:重磅!揭示蛋白激酶G治療心臟病的影響
復旦大學研究員黃勝林:細胞外囊泡/外泌體作為診斷標誌物的應用和前景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