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有史以來最重的霸王龍化石,確認是1991年發現的Scotty

有史以來最重的霸王龍化石,確認是1991年發現的Scotty

有史以來最重的霸王龍化石,確認是1991年發現的Scotty

研究人員在 1991 年首次發現了這個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暴龍屬)化石。當時是在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西南角一個叫作 Eastend 的地方。為了慶祝這趟發現,現場工作人員想要舉杯祝酒,身邊唯一帶去的是一瓶「Scotty」的蘇格蘭威士忌,於是他們就用這個名字來命名(標本 RSM P2523.8)它,以紀念這個時刻。

然而由於龐大化石所嵌入的岩石十分堅固——富含鐵的重度膠結砂岩(cemented sandstone),可追溯到白堊紀晚期(大約從 7200 萬年到 6500 萬年前),研究人員用了 10 年,才將「Scotty」骨骼取出。又歷時近 20 年後,恢復了標本約 60%部分。

最近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經古生物學家首次採用詳細測量方法確認,「Scotty」已成為世界上已知的最大霸王龍,這也是加拿大有史以來最大的恐龍。

研究指出,約在 6600 萬年前漫遊時,「Scotty」長約 42 英尺(12.8 米),體重近 10 噸,比目前最大的霸王龍「蘇」重約 5%;年齡至少 28 歲,是一條異常長壽的霸王龍。研究人員還觀察到,「Scotty」曾遭受肋骨斷裂與頜骨感染,尾巴上有咬痕,這可能是與另一條霸王龍戰鬥時留下的痕迹。

有史以來最重的霸王龍化石,確認是1991年發現的Scotty

有史以來最重的霸王龍化石,確認是1991年發現的Scotty

報告由阿爾伯塔大學古生物學家 Scott Persons 領導的小組發布。他們從「Scotty」的腿骨與股骨部分找到了線索,它骨骼的橫截面顯示結構異常結實。根據《國家地理》的說法,科學家們在研究許多活體動物後發現,動物的股骨越寬,骨骼就越容易承重——而「Scotty」股骨高達 8 英寸(0.2米),這意味它的兩條腿可以承受超過 19600磅(8.89 噸)的重量。一頭活著的非洲草原象的重量大約是6噸。

這些骨頭還透露出「Scotty」是一位長壽的倖存者,接近 30 歲,儘管這對其他動物年齡來說不算長。然而大多數恐龍在青春期(adolescence)生長迅速,他們在成年時生命卻不長。比如在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Theatre Museum of Chicago)保留的那隻霸王龍「蘇」,為目前完整度上保存最完好的標本,被確認曾存活近 29 年。它在 20 歲時已達到成年體型。

負責這次研究的古生物學家 Scott Persons 說,「霸王龍一生都在不斷增長、生長迅速,但成年期並不會持續很久,事實上,很多可能都沒能活到它們完整的成年大小。」針對如何確定「Scotty」的年齡,研究小組是通過分析它骨骼生長模式的方法,這有點像樹木的年輪增長環,每年會變化一點。

有史以來最重的霸王龍化石,確認是1991年發現的Scotty

幾個著名暴龍標本與人類的體型相比。從左到右分別為:蘇、AMNH 5027、斯坦、珍。來自維基。

有史以來最重的霸王龍化石,確認是1991年發現的Scotty

該研究發現的意義可能不在於霸王龍「Scotty」的大小——與霸王龍「蘇」的體重相差 5%不算很誇張。「Scotty」並不是有史以來最重的恐龍,最重的歸屬於長頸阿根廷龍(Argentinosaurus,意為阿根廷的蜥蜴),它的體重可能有 110 噸。不過對於如何確定恐龍質量,科學家之間也存在爭議,有不同計算方法。此外「Scotty」也不是霸王龍界最長的,最長的是一條叫「斯坦」的霸王龍,正保管於黑山地質研究所。

真正意義在於擴展了人們對大型獸腳類生物學可能性的理解,大型生物尺寸範圍的極限正在拓寬。Scott Persons 對《國家地理》說道,「我不會感到驚訝,在未來這些被發現的動物體型將不斷重疊、超越我們現已知的範圍。」 目前全球共有 30 多個霸王龍(T-Rex)標本被確認。

預計2019 年 5 月,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將舉辦一個展示「Scotty」的新展覽。

題圖來自插畫家? Illustration by Beth Zaiken, the Royal Saskatchewan Museu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再見了,蝴蝶》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