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嬰幼兒長牙後,口腔衛生不可少,5原則預防寶寶蛀牙

嬰幼兒長牙後,口腔衛生不可少,5原則預防寶寶蛀牙

懷孕後,總是害怕看牙會傷害到胎兒,寧願放著爛也不就醫,其實,孕媽媽的口腔不健康,反而會增加寶寶早產、體重過輕的風險!

嬰幼兒長牙後,口腔衛生不可少,5原則預防寶寶蛀牙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媽媽更要注意口腔衛生,保護寶寶健康

孕婦懷孕後,因荷爾蒙產生變化,因經常發生孕吐、口腔衛生習慣不佳、吃過多堅硬或酸性的食物…都會造成牙齒的酸蝕現象,此時若衛生維護不佳,就容易產生蛀牙、牙齦發炎等情形,而這些情況也可能引發牙周病。

有研究指出,若孕婦有嚴重牙齦炎、牙周病等口腔問題,胎兒早產或體重過輕的機率會增加7.9倍,因為牙周病菌會順著血液跑到子宮附近,很可能會在附近區域產生髮炎性物質,造成胎兒早產。

此外,生下寶寶後,媽媽的口腔衛生更加重要,在與新生兒寶寶親吻、擁抱的過程中,口腔細菌也可能跑進寶寶嘴裡,增加寶寶蛀牙率。因此孕婦、媽媽平時就應做特別重視口腔健康,才能免除牙痛困擾,若發現牙齦有出血、紅腫等狀況,應積極治療,別壞了一口好牙又傷害寶寶。

4小步,換一口好牙

1、減少含糖飲食

2、每天至少以1000ppm以上含氟牙膏刷牙二次,並使用牙線清潔

3、接受定期口腔檢查及洗牙服務

4、使用氟鹽、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等含氟的清潔口腔用品

嬰幼兒長牙後,口腔衛生不可少,5原則預防寶寶蛀牙

嬰幼兒長牙後,口腔衛生不可少

寶寶出生6個月開始,家長要觀察口內是否有白色牙齒長出來,一旦開始長牙,務必做好口腔清潔。長牙過程會長達2年以上,雖然多數不會有不適癥狀需要緩解,但如果都不刷牙,容易因奶渣或食物殘渣留在口腔,在長牙過程引起牙肉紅、腫痛及發炎情形。

糖類食物容易導致蛀牙,尤其是開始吃輔食後,會增加蛀牙機會。此外,隨著飲食過於精細、高油糖鹽食物隨處可及並唾手可得,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7年指出,糖是造成齲齒髮生重要因素之一,當口內細菌代謝糖類產生酸時,會造成牙齒硬組織去礦物化,進而導致蛀牙。因此,建議嬰幼兒與孩子減少含糖食物的攝取頻率,以降低齲齒髮生的機率,維持良好口腔衛生。

5原則,預防寶寶蛀牙

1、一長牙就應至牙醫診所或醫院進行口腔檢查,氟化物能有效預防蛀牙。6歲以下的小朋友每半年接受一次塗氟,定期檢查一般3~6個月看一次,但也要看寶寶牙齒狀況,蛀牙風險高或已經有蛀牙,建議每3個月複診。

2、潔牙時使用含氟牙膏及牙線,每天至少以1000ppm以上含氟牙膏刷牙二次,照護者須協助與監督。

3、寶寶出生後6個月後可由父母協助,學習使用杯子喝流體食物,減少用奶嘴的機會;6~9歲可接受恆牙大臼齒窩溝封填服務。

嬰幼兒長牙後,口腔衛生不可少,5原則預防寶寶蛀牙

4、減少含糖飲食。

5、避免含著奶瓶睡著,可以的話,應慢慢減少夜奶次數,能戒掉最好,不過若是高需求寶寶,建議晚上喝完奶一定要清潔口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孕期產後營養品,適時填補營養缺口,產前產後都放心
頭皮血腫?斜頸?常見嬰幼兒外觀問題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