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詩聯書畫聯姻的審美意趣

詩聯書畫聯姻的審美意趣

作者:於家好馥

這是一本繪畫、對聯、詩詞、書法集於一書、珠聯璧合的畫冊,是一本收錄中國書畫名家、繪畫導師與其弟子最新創作的中堂畫冊。她彰顯了四種文本價值:繪畫集、對聯集、書法集、詩詞集。

這在中國畫冊類圖書中或成首開先河的創新之舉。

畫冊的創意策劃者是中國山水畫名家夏柏森(大森)先生。

夏柏森(大森)是遼寧省朝陽市人。朝陽旖旎多姿的鳳山凌水哺育了他,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滋養了他,紅山文明的聖潔曙光觀照了他,使他深情地愛著這裡的山山水水,愛著這裡勤勞善良、淳樸智慧的人民,總想著為家鄉多做點事。

由此,他策划出版了這本畫冊,還將邀請中國書畫名家,帶著他的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書畫高研班的學生們到朝陽開展「筆墨情緣」書畫聯展活動。

夏柏森(大森)自幼與書畫結緣,一直沒離開過繪畫藝術。幾十年的孜孜以求、千錘百練,其畫技已入爐火純青之境,成為中國山水畫界一代名家。自2005年進京工作以來,相繼擔任中國書畫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繪畫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山水畫創作院院士、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書畫創作高研班導師,擔起了為國家培養高級藝術人才的重任。

畫冊中大部分收錄的就是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書畫創作高研班夏柏森導師工作室的11名學生的書畫作品。

中國美術源遠流長,流派眾多。所謂中堂畫,是指掛在中國傳統民居廳堂正中的畫,畫的兩邊配有對聯,有大中堂和小中堂之分。過去中堂畫涵有紀念、朝拜祖先之意,後來演變成中國畫的一個類別。史上家祠正面掛的祖宗畫即是中堂畫。中堂畫以莊重典雅、幽古曠今而流傳至今。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夏柏森(大森)的11名學生李光、隋偉、劉曉麗、段雲蒲、單麗萍(若水)、趙建宏、付鐵、張代旭、王淑芳、李雁飛(守之)、王嘉悅,分別來自於北京、黑龍江、內蒙、遼寧等地,都是學富力強的中青年畫家。在夏柏森(大森)導師的悉心教授下,他們通過系統研究臨摹傳統的中國繪畫,深入生活,多次下鄉寫生創作,如饑似渴地汲取藝術營養,終於學業有成了。他們的一幅幅作品,觀其畫技,看其書道,閱其聯功,都凸顯了一種成熟大氣和嫻熟的藝術造詣,是莘莘學子一年來寒窗苦修、自我超越、攀上新的藝術高度的真實寫照和優異答卷。然學海無涯,藝無止境。在價值取向不斷變幻、審美需求不斷提高的今天,他們當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信視藝術為生命的這些年輕畫家們一定會不斷取得新的成就,攀向新的藝術峰巔。

中國書畫名家李小可、張復興等,也在夏柏森(大森)的真誠邀請下,拿出近期的創作精品,參加友情展出。藝術大師們的作品,盡得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應物會心、天人合一之妙,顯示了卓然超拔的藝術功力。他們筆鋒穎脫,墨法精微,其筆下之作,氣象蕭疏,煙林清曠,石體堅凝,雜木豐盛,峰戀渾厚,勢狀雄強,遠觀近睹,均景物燦然,情幽思遠,皆入祖述源法,均臻妙理之境。

自古詩畫同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歷來備受推崇,畫家中詩畫雙棲者也不乏其人。但為擬出版的畫冊配詩,不能不說是夏柏森(大森)的一個獨特創意。余感到此舉甚妙,並徵得朝陽詩詞協會的高度重視和支持。會長薄文忠、顧問陳玉民積極召集朝陽詩詞骨幹劉偉新、孫超、宿秀珍、王國宏、司淑娟、於洪元等,開始了配畫詩詞的創作。詩人們根據畫的色彩、筆墨和意境,吟詩填詞,僅十天左右詩稿全部完成。宿秀珍、司淑娟編校審閱,薄文忠統稿審定。這些詩詞或抒豪邁之情,或展婉約之意,或吟實境之意趣,或詠禪意之空靈,使這本畫冊充滿了賞心悅目的詩情畫意。

夏柏森(大森)有著深厚濃郁的故鄉情結。為了宣傳推介朝陽,曾相繼舉辦過《中國地》、《鳳凰山》、《詩畫朝陽》、《畫說喀左 書敘紫砂》等系列專題畫展,得到省、市領導的重視首肯和社會廣泛好評。這次採用中國傳統中堂畫形式出版《筆墨情緣》畫冊並隨之舉辦同題畫展,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深情呼喚,對藝術作品社會教育功能的一種宣導和啟動。既是夏柏森(大森)導師坦露師生情懷,助力學生,讓新一代中青年畫家嶄露頭角的主旨所在,也是他熱愛家鄉、感念故土赤子之心的延續和拓展。屆時特邀北京方面有關領導嘉賓、書畫名家來朝參會,與朝陽黨政領導、書畫界人士歡聚一堂、砌磋交流,對於朝陽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與繁榮,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產生深遠的社會影響。

我們相信,夏柏森(大森)導師和他的學生們一定會為祖國和人民描繪出更多更美的畫卷。有夏柏森(大森)的帶動和影響,家鄉朝陽的文化藝術事業也會不斷邁向新的台階。

本畫冊的出版,得到了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有關領導、北京有關畫院書畫名家、夏柏森(大森)導師藝術工作室、夏柏森(大森)導師的學生、朝陽詩詞協會以及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的關心、重視、支持與合作,在此一併表示誠摯的敬意和衷心的謝忱。

註:2017年於家好馥為《筆墨情緣》畫冊所作序言,該書畫冊由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於家好馥,本名於洪元,網名格局,法名青繞多澤,號釋善齋主人。祖籍山東青島即墨市,出生於遼寧省錦州市,退休於遼寧省朝陽市政協。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國家中級玉石鑒定評估師,《尚石》雜誌編審。朝陽市政協六至九屆委員。朝陽市作協會員,《白天鵝》詩人協會常務理事,華夏傳統文化網路電視台簽約詩人。遼寧詩詞學會、傳記文學協會、蒙古族經濟文化促進會會員。朝陽詩詞學會理事副秘書長。水墨家園書畫研究院理事秘書長,燕山書院副院長。朝陽尹湛納希研究會副秘書長,雙塔區觀賞石協會名譽會長,張愛玲國際文學研究會會員,紅山詩社社員。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寫作散文、小說、詩歌、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古詩詞等作品2000餘篇(首),社科理論文章和新聞作品200餘篇,多篇詩文作品獲遼寧省、朝陽市有關部門獎勵或發表刊載省市級報章雜誌,主編有書畫詩文集,藏品獲博覽會金獎。

親愛的朋友們,「一手墨」專註原創文學和書畫展示,歡迎您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手墨 的精彩文章:

《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賞析
智永《真草千字文》賞析

TAG:一手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