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如何防止豆腐渣工程?磚石刻名字,還讓人用槍扎城牆

朱元璋如何防止豆腐渣工程?磚石刻名字,還讓人用槍扎城牆

自古以來,人們就崇拜高大的建築,尤其是皇家。漢初功臣蕭何,在給劉邦建造宮殿時說過,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這些高大雄偉的建築,不但意味著帝王的威嚴和等級,往往還具有一定的實際作用。比如巍峨的城牆,就是護衛皇帝和平民百姓的屏障,必然要高而堅固。

然而,古人也不都是有匠心的,另外許多大工程分派下去時,層層盤剝,到了真正的包工頭手裡,所剩無幾,難免出現豆腐渣工程。若是資金充足,其他條件完全合理,這種情況下,怎麼避免豆腐渣工程呢?

大概有以下三種方法,其中朱元璋用過兩種。

第一種:實名制,留下負責人的名字

去看過南京明城牆的人應該會發現,南京的明代城牆上,經常會發現一些磚石上面刻有字。這些字可不是後世無禮之輩刻下,諸如「某某某到此一游」或者「張狗蛋愛小蜜桃」之類,而是當年燒磚的匠人留下的。

要知道磚石是城牆的基礎,磚石若都不合格,城牆自然不靠譜。為了防止粗製濫造,朱元璋命令各地負責人,把他們的名字甚至時間地點都燒在磚頭上,一旦出現問題就能找到負責人。依著朱元璋的脾氣,敢糊弄他的人只會落得個人頭落地。

這算是古代的實名制。

第二種:矛盾論,用我的槍扎你的牆

當然,不是說上面有負責人的名字,就萬事大吉了。若真是出現紕漏,敵人打破城牆,攻入城內,一切都晚了,那時候即便砍了負責人的腦袋也沒用啊!

所以,朱元璋在工程結束後,會派人驗收。怎麼驗收呢?

還是以南京明城牆為例。城牆每修建一段後,朱元璋會讓人拿著長矛,用儘力氣往城牆上扎。只要槍頭能扎進牆內一尺,這段城牆的負責人就會被立刻殺了。另外,如果扎城牆的人沒有用盡全力,也會被殺掉。

唯有都全力以赴,才能活下來。這種博弈,雖然看起來有點殘忍,但是卻很公平,更主要的,還是為了保證城牆的堅固,畢竟牆內可是有無數百姓和皇親貴胄呢。

第三種:塞銅錢,有多少縫就填多少錢

開始修建工程之前,主人家會先把所有錢都給包工頭,不是銀票,也不是金子銀子,而是銅錢。為何換成銅錢?因為接下來要用。

當工程建好之後,主人家會用銅錢來找建築上的縫隙,發現了就用銅錢填充,直到填平。到最後,留在建築上的銅錢便不是包工頭的了,剩下的才是,等於變相扣錢了。

既然材料什麼都不需要自己買,出現了縫隙還得「扣錢」,那包工頭為了賺到所有的錢,就會用心修建,不會留下任何空隙。

這種方法多是私人修建工程才用,若是國家工程,用銅錢填縫也不合適,更不安全。依著朱元璋的脾氣,也不是扣錢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民間故事:驅狼踢盜,汗馬封神;九幽之地,閻王審冤
武大郎沒房,為什麼潘金蓮不讓他租房子?潘金蓮很機智

TAG:我們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