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領袖」一詞因他而來,你可知道他為什麼得此讚譽嗎?

「領袖」一詞因他而來,你可知道他為什麼得此讚譽嗎?

誰都知道,領袖是指能為人表率的人。一個團體、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或是某種意義的傑出人才都可稱之為領袖。但這個詞是怎麼來的,你未必清楚。歷史上最早被讚譽為領袖的人是誰?這個人為什麼會得此讚譽?今天,筆者就來詳細說一說這事兒。

領袖一詞的本義很簡單,就是古時人們對衣服的衣領、衣袖的稱謂。因為古時人們穿得衣服,衣領、衣袖與皮膚會直接接觸摩擦,容易起毛破損,所以在製作衣服時,衣領和衣袖都是單獨用料,很講究樣式,並鑲以金邊。《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曰:「倉頭衣綠褠,領袖正白。」說得就是其本義。

而領袖一詞用於對傑出人才的稱謂,則始於司馬昭。《晉書·魏舒傳》里說,魏舒為國家鞠躬盡瘁,深受文帝器重,文帝(按: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司馬昭為文帝)每次朝會後,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領袖也。」意思是說,魏舒儀錶莊嚴大方,有氣魄。假如別人為「衣服」,他則是「領子」和「袖子」,以此讚賞魏舒為人之表率。

那麼,魏舒是個啥樣的人呢?他配得上「領袖」的讚譽嗎?

魏舒是魏晉時期的名臣。因為魏晉時期的名人、能人太多了,所以人們對他知之甚少。史書記載,魏舒(公元209年——290年)是任城樊縣(今山東兗州西南)人,早年父母亡故,是外祖父將他撫養成人。魏舒身高八尺二寸,容貌秀美、體型偉岸,但性格遲鈍質樸,因而未獲鄉人看重。直到四十多歲時,魏舒才自學功課,一百天研習一部經書,因而成功通過「答策」,被朝廷授任澠池縣令,後又入朝任尚書郎。不久,朝廷要淘汰一批不稱職的官員。別人都害怕自己丟了官職,唯有魏舒說:「我就是該淘汰的人!」說完,他捲起被褥就走,讓那些沒有什麼才能的同僚面有愧色,而老百姓談起此事則十分欽佩。

當然,朝廷並沒有忽視魏舒的能力,還讓他轉任相國參軍。在朝中細碎的具體事務上,沒人看出魏舒的才能。等到關係到國家大事,眾人沒有能做出決斷的,魏舒便認真仔細籌劃,他的意見往往超出眾議。此後,魏舒又調任宜陽、滎陽兩郡的太守和冀州刺史,任內政績突出,並有簡明、仁愛的名聲。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因為魏舒清廉樸素,特地賜他絹百匹,遷任尚書僕射。太康四年(283年)正月,司徒山濤去世,武帝命魏舒兼任司徒。魏舒有威嚴名望,但他從不以職務之便斂財,而且還把自己的俸祿以及得到的賞賜都分送給親屬,家中沒有多餘的財物。

因為自己年邁了,魏舒多次請求辭官,但晉武帝不答應。魏舒仍堅持意見,武帝於是下詔答應了他的請求,但地位與三司相同,俸祿賞賜也和以前一樣。魏舒辭職後,大家都認為自西晉開國以來,「三公」能有圓滿結局的,只有魏舒一人。司空衛瓘給魏舒寫信說:「常與您共事議論關於遜位的事,每次沒有結果,可以說是看此事在前面,卻一下子落在了後面。」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魏舒去世,享年82歲。武帝很是哀傷,贈以優厚的安葬財物,謚號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探秘大全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嗎?其實,鄭和除了下西洋,還下過「東洋」
皇帝的小棉襖也不暖心,歷史上兩位公主被處死,結果全是誤殺

TAG:歷史探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