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恭親王和肅順,都低估了蘭貴人的慾望與能量

恭親王和肅順,都低估了蘭貴人的慾望與能量

文/張鳴,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曉慶主演電影中的蘭貴人形象

蘭貴人是葉赫那拉氏是入宮得到的第一個封號,即使她後來大權在握,不喜歡她的滿人貴族,還是偷偷在背後叫她蘭貴人。康有為流亡海外之後,說她不過是先帝一小妾,從這點上論,其實也不錯。她不僅不是不是從大清門進來的皇后,甚至也不是一乘小轎從東華門進來的嬪妃,僅僅是個秀女,得從低級的貴人做起,雖說升得很快,但起點,就是個不起眼的貴人。只是,咸豐那麼多女人,偏她一個肚子爭氣,生了咸豐皇帝唯一的兒子。就憑這個,得以晉陞懿貴妃,跟皇后,就差一級。至於太后這個名分,是咸豐死後,她母憑子貴得到的,還不得不委屈在鈕鈷祿氏的後面,做個西太后。此後,愛嚼舌頭的滿人,也喜歡在背後叫她「西邊的」。

以權謀自許的肅順,的的確確低估了他眼裡的蘭貴人,此人眼高於頂,滿朝的滿人親貴,都不在他眼裡,何況一個婦道人家。英法聯軍打進來,咸豐倉皇北顧,到了熱河,熱河行宮,什麼準備都沒有,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吃上肉,這懿貴妃,差一級,也只能委屈了。分配食物的大權,在肅順手裡,懿貴妃想要通融一下,竟然被絕然地擋了回去。因此,有的歷史學家說,就這一事,肅順就已經把葉赫那拉氏給得罪了。到後來各地的貢物慢慢上來,大家都能吃上肉了,肅順早把這點小事忘了,可懿貴妃沒忘。她這一輩子,最計較的事兒,就是她比鈕鈷祿氏矮半頭。

愛記仇的葉赫那拉氏,偏偏長了一個對權力特別敏感的腦袋。幾乎是無師自通地懂得如何利用她小皇帝母親的地位做文章。如果沒有她,鈕鈷祿氏打死也想不到要跟顧命八大臣較勁。然而,因為她的緣故,兩宮太后,居然成為一個整體,手裡把著六歲的小皇帝,處處跟肅順他們為難。

到了這個份上,肅順依然沒有足夠的警覺。大清從來沒有女人干政的傳統,恰是這個傳統,誤導了肅順這個貌似很強的強人。更關鍵的是,肅順也沒看上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訢。他完全不了解,跟英法議和之後,保全了北京留守部隊的恭親王,此時其實是朝廷中最有實力的人。跟著咸豐去熱河那點禁衛軍,跟恭親王手裡九門提督的幾萬人馬,再加上駐京八旗相比,什麼都不算。

咸豐死了,咸豐的寵臣,卻還沉浸在昔日的牛逼哄哄里,殊不知他此前的所作所為,早就得罪他也作為一員的滿人親貴,恭親王也在這不滿的人里。他不知道修補跟奕訢的關係,也沒有早點借皇帝之手,把奕訢的兵權解除,滿以為只要自己還是輔政大臣,就一切盡在掌握中。

被肅順忽視的奕訢,卻被葉赫那拉氏注意到了。肅順的傲慢,使得他全然沒有注意這對叔嫂居然串聯了起來。於是,護送憲法靈柩回京的肅順,在回京的半道上,就被埋伏好的士兵給拿下。如此輕易,如此順手,讓人震驚,那個精明強幹的肅順,此時才明白,他已經被蘭貴人算計了。

出了大力的恭親王奕訢,得到了議政王大臣,首席軍機大臣以及後來領銜總理衙門的名頭,幾乎就是一個代理皇帝。而他自己,也覺得就是代理皇帝,根本沒把西太后放在眼裡。由於議和的緣故,第一個親自跟洋人接觸過的他,至少明白了一個道理,洋人得罪不起,大清或多或少,得跟洋人學點什麼。所以,這個聰明的親王,得到了一個開明的名聲。此後進剿太平天國的戰爭得以順利進行,跟洋人的關係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功勞是要記在他的名下的。

恭親王奕訢照片,1871年

但是,能幹,開明,在權力場上,其實是不值錢的,不頂用的。事實證明,恭親王奕訢,再一次犯了跟肅順差不多的錯誤,低估了這位昔日的蘭貴人。權欲滿滿的西太后,看準時機,輕而易舉地把奕訢拿下,撤掉了他所有的職務。哪怕滿朝文武都來求情,也沒有用。因為,此時,她已經是沒有臨朝之名的臨朝太后,手裡有小皇帝在。她做的所有事情,都以皇帝之名,皇帝的命令,誰能抵擋呢?

待到降服了奕訢,她再恢復他的職務,只是,議政王的頭銜沒了。重新上崗的恭親王,已經成了西太后的打工仔,不,打工仔的領班。

此後,變成大清事實上的統治者的蘭貴人,對於國家該怎麼治理,國家的方向如何,怎樣處理跟西方的關係,基本上是一盆糨糊。但是,人家只有一點是精明透頂的,那就是玩弄權術,處理權力關係。無論發生什麼風浪,西太后都能牢牢掌握住手中的權力,一直到死,都不撒手。親生兒子不滿二十歲死了,她安然度過危機,過繼過來的兒子親政,她依舊大權在握,甚至甲午的慘敗,也沒有改變這一點,連過繼的兒子想借變法收回權力,也被她擋了回去,哪怕,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跟西方決裂。當她發現真的惹不起西方的時候,馬上就會降低身段幾個檔次,要多柔軟有多柔軟。以太后之尊,頻繁請西方公使夫人吃飯,曲意討好。管吃管喝,還管送禮。只要能保住權力,哪怕讓她跟洋人叫爹,也是無所謂的。革命黨人罵庚子之後的朝廷為洋人的朝廷,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有道理的。

最後,昔日的蘭貴人,功德圓滿,一輩子過夠了權力的癮。如果不是民國時節被流氓軍閥孫殿英貪圖財寶,把她的墳給掘了,屍體拖出棺材,她這輩子,即使在死後,也是富貴滿滿,大清那麼多的帝後,有誰的陪葬能比得上她呢?

看高陽寫的晚清故事,很有滋味。作為大清世家子弟的高陽,對清朝有諸多的熟悉,也有諸多的憐惜,他非常希望是恭親王能做皇帝,退而求其次,也希望恭親王能制住那個昔日的蘭貴人,可是,沒有用,清朝就是這個命,命里註定,要落到一個迷戀權力的女人手裡,最後煙消雲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砍掉三島頭顱之後,日本刀從生死走到了日用
五百年前的故宮,皇上比你還會鬧元宵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