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俗語:千里不販馬,百里不販蔥,是何意?老祖宗教你賺錢的門道

俗語:千里不販馬,百里不販蔥,是何意?老祖宗教你賺錢的門道

俗語:千里不販馬,百里不販蔥,是何意?老祖宗教你賺錢的門道

從古至今,錢一直很難從人們的生活中分離出去,每個人都會為了賺錢而努力。從很久以前的古代到如今科技發達的現代,很多賺錢的方式也都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中。而在賺錢這方面,尤其是農業方面老祖宗有話說了。

老祖宗說:「千里不販馬,百里不販蔥」。如果有讀者正在從事和農業有關的行業的話,這句話的意思可千萬要知道,因為這就是老祖宗給我們總結的在農業供求方面的準則。

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充滿了科技產品,汽車飛機火車都是我們常見的交通運輸方式,各種快遞也是便利我們生活的重要手段。可是在以前的古代,並沒有如今這樣的條件,人們的出行和物品的運輸基本靠的都是馬。

馬作為運輸的必需品而且數量並不多,所以馬匹在當時具有很高的價值,這樣聽起來,賣馬似乎是個賺錢的買賣。賣馬的人都不會把馬運送到千里之外的地方賣,其實仔細想想也都明白,運送馬匹靠的是什麼,靠的無非還是人牽著馬讓馬自己走啊。等到了千里之外的市場之後,馬都走得累了,看起來無精打採的,這還怎麼賣啊。

而且經過長途跋涉之後,馬匹也會顯得比較瘦,無精打采配上瘦,這不明顯是一隻不好的馬嗎?當然不會有人出好價格來買了。自己路上的開銷又大,這樣一來一回可真的不值。所以老祖宗們才有了「千里不販馬」這樣的說法,堅決抵制這樣費力不討好的行為。

按照以前的條件和標準,馬兒在經過長途跋涉之後會顯得沒有精神,那麼蔥或者說是蔬菜在經過很久的運送之後當然也會變得「沒精神」。每個人的家中應該都會有一些蔥,如果讀者們曾經細心觀察過的話,會發現,蔥在放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變得枯萎,然後吃的時候都會把這段去掉。

所以啊,在以前那種情況下,把蔥運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販賣是不可取的。長時間的運送會讓蔥變得不新鮮,新鮮蔬菜才會吸引人的目光,一些老了的乾癟的蔬菜當然不會賣出什麼好的價錢了。

這句俗語雖然說是給我們講出了農業生活中物品交易時要注意的地方,但是也可以將其擴展。經商做買賣就是為了賺錢,在銷售商品的時候要考慮到物品的質量和整個交易過程的成本,利益最大化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東西。

看完之後,是不是要為老祖宗們的智慧鼓鼓掌啊,反正是被這一句句俗語中的道理給震撼了,也希望讀者們在了解了俗語之後,能夠真正的方便自己的生活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融若歷史 的精彩文章: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老祖宗這句俗語說的啥意思?
古句:「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啥意思?老祖宗給年輕人的忠告

TAG:融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