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為什麼要把祭祖掃墓的時候,確定在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呢?

古人為什麼要把祭祖掃墓的時候,確定在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呢?

清明節的兩大主題:祭祖掃墓和郊遊踏青,說到底,都是戶外活動。既然是戶外活動,在時間上的選擇當然是最重要的,這是祭祖掃墓選擇在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氣的最根本原因。

清明時節,春和景明,正是大江南北戶外祭祀活動的最恰當時機!清明的祭祀活動,是中國傳統春秋兩祭祀活動的「春」祭,而且是墓祭,也就是上墳掃墓,不同於秋祭的家祭或者家族的廟祭,是要到戶外去的。

清明節是在古代就是一個全國性的節日,當然要充分考慮到中國地大物博、南北差異較大的特點。因為和今天一樣,唐宋之後,也是在全國範圍設掃墓假期,也是放假的!

一個全國性的假期,當然要照顧到南北不同的物侯特點。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影響,感覺清明時節的時候天氣不是很好。然而真實的情況是:這一時節,大自然吐故納新、生氣旺盛、氣溫升高,萬物皆潔齊,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個時候,中華大地大部分地方都進入了溫暖的、生機勃勃的春天,非常適合在郊外的墓地祭掃祭祀戶外活動。

關於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民間還流傳著一個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的故事。朱元璋幼時家貧,父母在一次瘟疫中死去,他和哥哥草草埋葬了父母,便到皇覺寺當了和尚。後來朱元璋參加了元末農民起義軍,東征西討打下江山當上了皇帝。可是父母的遺骨卻成了他的一塊心病。原來,當年埋葬他父母的那座山坡,多出了許多墳塋,朱元璋沒辦法辨認出哪座墳墓是自己父母的,於是經常悶悶不樂。

有個他家鄉來的太監猜到了皇帝的心思,於是獻了一條妙計。朱元璋聽後大喜,下令清明節這天,國民都要去祭祀祖先、踏青掃墓。暗地裡卻偷偷地派侍衛去窺探,發現埋葬他父母的那座山坡上,只有一座墳荒草茂盛,無人掃墓,於是朱元璋便了卻了一樁心愿,移骨厚葬了他的父母。大概清明節的復興與朱元璋有關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秋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之中「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這句話指的誰?
怒晴湘西中陳玉樓盜墓的本事,為何不如鷓鴣哨?哪個門派強一些?

TAG:深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