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什麼大貿車在天朝這麼貴?真的是關稅阻撓了我們享受藍天白雲?

為什麼大貿車在天朝這麼貴?真的是關稅阻撓了我們享受藍天白雲?

前幾天發了兩篇關於日本東京車展的文章,相信各位老哥看了以後羨慕的很,我也是不禁感嘆。對比工資標準之下,日本車企在本土售價只能用親民來形容。當時發了之後,我也是充滿了羨慕。後來想想,這車大貿車怎麼在天朝售價這麼貴......這難道僅僅是關稅的原因?

很多時候,關稅在承擔它不該承擔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哈根達斯在美國屬於快銷品,價格在1美元左右,摺合人民幣也就7塊左右。算不上奢侈,人人都吃得起,但在國內搖身一變,成了貴族品牌,售價賣到了40左右,是我的小布丁不夠甜?你卻選擇它?翻了5到6倍,關稅有多少?關稅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說到底,還是我們無法正視本土品牌與國外品牌,就摩托車行業來說的確與國外品牌存在著差異。但一個冰淇淋品牌能有多大差異,不還是人家的好?跪久了,就不容易站起來了。

那麼在回到摩托車的問題上,合法的大貿車關稅是高,但這裡面真的是關稅的鍋?拋開關稅的反映了哪些問題?小編找來了各品牌摩托車在不同地區售價,從品牌到排量做出價格對比,因為有些價格比較老,當然不能以現在稅率來算,只是想說明關稅背後的問題。

杜卡迪SuperBike1199 Panigale

中國訂價:31.9萬

美國訂價:18995美元(約合人民幣11.87萬)

寶馬S1000RR

中國訂價:25.18萬

美國訂價:15550美元(約合人民幣9.64萬)

KTM 390 Duke

中國訂價:4.98萬

美國訂價:6780 美元(約合人民幣4.23萬)

本田CBR500R

中國訂價:7.58萬

美國訂價:6499美元(約合人民幣4.06萬)

本田CBR1000RR

中國訂價:21.8萬

美國訂價:16499美元(約合人民幣11.3萬)

川崎ZX-14R

中國台灣訂價:88.8萬(約合人民幣18.12萬)

美國訂價:15699美元(約合人民幣9.81萬)

川崎ninja400

中國訂價:4.98萬

美國訂價:4999美元(約合人民幣3.3萬)

上面只是列舉大貿車型的部分售價,可以看出排量越大,國外售價與國內差溢價越高,而排量相對較小,溢價就沒那麼大了,但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糾其背後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價格彈性

從上麵價格可以看出,公升級大排量國內與國外差距都在2.3倍以上,公升級大排屬於彈性商品,出口定價的高與不高,對銷量並未造成實質的影響,此階段沒有競爭,定價空間就會被放大;反觀那些中小排,定價主要是針對於彈性人群,國外企業根據市場競爭程度,適當降低價格,銷量馬上就會上升很大一個台階。這樣的做法,是符合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可見套路之深。

公升級國內無競爭

縱觀國內公升級市場,抬眼望去,你怕是找不出一輛,公升級跑車自從盤古開天闢地以後就沒出現過。沒有競爭,這就讓國外品牌掌握定價權,價格即使是天價,那就是這個價,愛買不買。這不是值與不值的問題,是有和沒有的問題,那這個就是人家看心情定價。

還有就是國內部分地區禁摩限摩影響,盤子就這麼大,玩的起大排的就這麼多,大排不像小排量,價格降一點銷量明顯上升。大排量價格彈性並沒有那麼大,沒有實質的對銷量造成影響。另外,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逮住了我就狠吃你一口。

中小排競爭力不足

要說國產摩托車的氛圍,我只能用一些消極詞來形容。除去禁摩限摩這些外部影響,就內部摩企研發來說,能夠作為自主研發、完全脫離日系影響的發動機好像還沒有,有的只是逆向開發,這不是在潑冷水,改革開放多少年了,也該弄一台出來了吧。現在依靠著合資來滿足市場需求。就合資來說,也只是外企換個方式進入國內市場而已。面對質量更優中小排大貿車的競爭,依然顯得不足。

上面也講了價格彈性的問題,這個在中小排市場能夠有很大體現,國外品牌在保證一定出口利潤,適當做出調整,銷量會馬上得到很好的效果。中小排屬於市場的主流消費群體。前面我們做過本田150與雅馬哈TMAX的文章,在面對綜合性價比,消費群體一部分傾向國產、一部分也會傾向大貿,蛋糕就這樣被瓜分了。

品牌不自信

首先,從外部原因看,國外的產品確實領先於國內的一些產品。因為雖然近些年來,國內的一些產品做得確實不錯,也很有成就。舉個簡單的例子:近年來華為更是逐漸縮小與蘋果的差距,現在也有能力與蘋果相競爭,但真實的情況卻是消費者認可華為,但還是選擇了蘋果。因為一部分不看性能對比,你只要是這個牌子,那就OK,為了面子去選擇。

面子社會,給了國外「某些」品牌機會,到天朝塑造一副高大上的逼格。優衣庫本來是日本日雜模式店鋪,日本人也怎麼買的帳,到國內混的風生水起。還有吉野家,據說在日本是一個「流浪漢收容所」,多是供給這類群體食宿,到國內價格也屬於中端了吧。還有就是星巴克,在美國基本都是路邊店啊,怎麼一到國內感覺全是高逼格?

相比國外品牌,我們總有一種品牌不自信心理。才讓他們這麼膨脹的定價與銷售。說白一點民族自信心不足,這其中有歷史原因,工業化起步較晚,雖然在一些領域取得一定成果,但至少在科技製造業上還有著很大差距,從摩托車上就可以看出,核心發動機的研發,以及車身製造;當然也有比較現實的原因,禁限摩把行業範圍縮窄,企業重心也不在摩托車研發上,多種因素造成大貿與本土品牌之間的差距,這些需要時間去改變。

降了關稅你就買的起?

一說降關稅,以為摩托車價格就便宜了。事實並不如此,如果關稅有了實質性的下調,必然會衝擊國內車企,國外車企進而壟斷市場,國內車企退出市場。他們就開始大幅上調價格,收割韭菜,該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當然,天朝ZF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大貿車的價格,不是關稅的錯,而是敵我雙方差距造成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摩托財智 的精彩文章:

極智動感、全力勁化,大陽國四車型到位!

TAG:摩托財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