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證悟空性三大必修課

證悟空性三大必修課

文殊菩薩為了讓宗大師證悟空性,特別要求宗大師必須加強集聚資糧、好好修上師跟文殊無二無別的法等三大要素。

雖然他親自接觸文殊菩薩,但文殊菩薩還是要求:你要修「上師與文殊無二無別」這種上師瑜伽的修行,宗大師對他自己接觸的那些上師仁達瓦等等修「與文殊無二無別」的這種修行也非常重要。

然後對龍樹、佛護、月稱等等寫的這些論典,都要重複地看、重複地學,要一直努力地學、努力地讀。

第一、加強集資凈障這個法是很殊勝的,實際上也是需要更多的福德資糧!

我們對空性有點了解,是我們內心裏面對空的這個道理有點接受、靠近它、它確實是這樣子!這也要靠我們心裏面的執著心有點減輕,才會有這種感覺。

執著心很強的當下,你怎麼會覺得「空」啊?真實存在的感覺就一直很強,哪裡空啊?空在哪裡啊?所以執著心要有點減輕,心本身先要柔軟,心要一直調,然後執著心才慢慢地減輕。

減輕了之後,對空的道理上會有一些感覺出來的。要讓我們的心柔軟這些,就需要多下一點功夫集資凈障,這是要做的。所以也要集聚資糧,也要凈除罪障。

要集聚資糧的意思就是這個法是很殊勝的時候,就需要更多的福德資糧,這是一個原因。

不單單凈除業障,也包括把我們內心的各種執著心一層一層地清掉,凈除罪障的意思不是單單凈除業障,也要凈除我們內心裏面各種很強很粗的這些執著心。我們的心被很強很粗的執著心蓋起來,執著心沒有減輕,很強的執著一直在的話,你「空」的這種感覺完全沒有辦法出來的。

所以真正來說,先了解「常一自在空」,然後了解「能獨立實質有空」,然後了解唯識講的「能取所取二空」,這樣子慢慢地靠近。了解這些的時候,也是把心裡相同層面的執著心慢慢地減輕,像《修次中篇》裡面先講成立「補特伽羅能獨立實質有空」,我們打坐先了悟這個,然後才進入修中觀講的「補特伽羅沒有自性」這些道理嘛。

但是按照《中觀正見教授》的話,就是直接進入修中觀應成的空性,也有這樣的次第;我們這次閉關是這麼修的。又因為我們不管什麼方面都不太行的樣子:修「補特伽羅常一自在空」也有問題;修「補特伽羅能獨立實質有空」也修不起來;那就直接試一下「中觀應成」的;我們這次就是這麼做的。

但是實際上還是有「常一自在空」這些層次的,所以我們有時候就修修「常一自在空」,修一修唯識的這些觀點,這些也要的。所以,凈除罪障就包括把我們的執著心一層一層地清掉。

第二、好好修「上師跟文殊無二無別」的法

然後就要修「上師跟文殊無二無別」的這種上師瑜伽的法;它是特別一個深見的法,要開發智慧的話,那就是修上師跟文殊無二無別的上師瑜伽。

你們知道「上師瑜伽」嗎?一般「瑜伽」是雙運的意思,實際上,雙運是密乘的一個詞;是什麼雙運呢?就上師瑜伽來說,是自己跟上師雙運這個意思。自己跟上師雙運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天天念迴向「願我能以此善業,迅速成就上師佛」,「上師佛」的意思是「上師跟本尊無二無別的果位」,佛是本尊的意思;我們自己將來能得到「上師跟本尊無二無別」的這個果位。我們有這樣的希求、這樣的心態的話就叫上師瑜伽。

先了解「上師瑜伽」是我們自己現在觀想上師體性的本尊,希望將來能夠得到上師體性的本尊的果位,這樣子的心態、這樣的修行這就叫上師瑜伽。

當然認上師的時候,也要認「上師跟本尊無二無別」,這也是一個瑜伽嘛。所以真正的「瑜伽」是我們跟上師中間的這個瑜伽的意思。對上師認的時候,就是上師跟文殊無二無別、上師跟某位本尊無二無別…。

就是我們修什麼本尊或者我們要的是什麼加持,比如我們要的是修大悲心,那就「上師跟觀音無二無別」,我們要的是智慧,就「上師跟文殊無二無別」,就像這種方式修的。

所以文殊菩薩就要求宗大師:要好好修上師跟文殊無二無別的這種修行,在智慧方面就會發揮很多作用。這是第二個交代。

第三、努力學龍樹、聖天等祖師的論典

第三個交代:好好看龍樹、聖天、佛護、月稱、清辨這些祖師的書。所以我們也要懂:要了解空性就需要具備這些資糧。我們修的時候,肯定沒有具備多少前面那些資糧,所以我們平常就要在這方面多努力,想著我們閉關幾天馬上就有了,不可能的!但是我們不可以說不可能所以就不做,那就更差!還是要一直努力。

修空性是這麼殊勝,所以我們修的時候要有前面那些該要做的準備,然後好好地按照學過的這些論典里的道理,再很深入地思惟;然後不單單思惟,思惟的結果出來的時候,心要常常放在那邊,或者讓它安住在那裡,這樣子慢慢會有點串習的結果,心就會比較靠近它。

盡量常常長時間安住在那裡的話,串習的結果,我們就有點能夠接受,也會對我們靠近它有幫助。因為,比如說平常我們明明知道那些電視廣告不對,但是還是會被它吸引住,時間久了就被它影響了。

一樣,我們長期一直安住在「空性」的道理上,時間久的話,還是會跟它靠近,會有感覺出來。如果想「我還沒有理解,還是有懷疑!」心裡就不安住,這樣子不可以!

還是盡量一直安住安住的話,慢慢地,安住當中感覺「它是對的」這種感覺就會出來。也可以說透過這樣子,我們的執著心有的時候也會慢慢地減輕一些。

因為執著心本身也是串習來的,所以我們要減輕執著心的話,對空性的道理也是要長期串習,才會有點改變。

如果我們沒有什麼串習,內心的執著會不會改變?比如說,只是了解一下空的道理,然後就「哦!執著心不見了!」沒有這回事的!所以要串習。我們現在努力打坐就有這些好處。

——雪歌仁寶齊《證悟空性實修導引——2016觀修空性閉關全紀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卡智慧 的精彩文章:

這是我們修行路上最深奧的修法
如果這樣子做,你來世一定好命,有錢有感情

TAG:唐卡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