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南宋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美得令人心醉!

南宋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美得令人心醉!

縱觀古代詩歌史,詩歌作品浩如煙海,詩人更是數不勝數。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詩名卻有著高下之分,並不是都和李白、杜甫、王維等一樣舉世聞名。以《全唐詩》為例,2000多位詩人中,著名的詩人不過幾十人而已。可想而知,整個古代詩歌史不知名詩人的數量之多。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來出自於南宋一位不知名詩人之手。名為《絕句》。

南宋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美得令人心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絕句》是南宋僧人志南(法號)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有關志南生平的史料記載很少。僅《宋詩紀事》中記載了他的這一首詩。也正是如此,志南才能名垂千古,我們才能在今天欣賞到他的這首詩。《絕句》主要描寫了僧人志南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的樂趣,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八字,卻美得令人心醉。下面我們便來一起看看志南的這首《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南宋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美得令人心醉!

首句「古木陰中系短篷」,即詩人在參天古樹的濃蔭下,系好了一隻帶篷的小船。由此可見,詩人是乘著小船沿溪水來到此地春遊。次句「杖藜扶我過橋東」,即詩人有一條用藜做的拐杖,它扶持著詩人走到橋東。「杖藜」二字,不僅點出了詩人年歲已高,應是一位老僧。還通過結合「扶我」這個動作,將藜杖人格化。彷彿那條拐杖是詩人的一位可以依賴的遊伴。

「橋東」二字,則表明詩人接下來的景色描寫,是從橋東的所見所感。橋東,或者是橋西,它的景色或許沒有很大差別,但在詩人眼中,它的意境和情趣卻迥然不同。所以志南才會在這裡著重表明是「橋東」。那麼,他冒雨前來春遊,到底看到了什麼景色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南宋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美得令人心醉!

最後兩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則是志南對眼前所見景色的描寫,以及對所見景色感受的表露。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春天的濛濛細雨,似乎沾濕了詩人的衣裳。迎面而來的吹動楊柳的春風,此刻吹在臉上,絲毫沒有寒意。從細雨的「沾衣欲濕」,春風的「吹面不寒」,可見詩人體察之精微,描模之細膩。

「杏花雨」,是清明前後杏花盛開時節的雨。「楊柳風」,也就是早春的風。古代有把應花期來的風,稱為花信風。所以一年便有二十四花信風,清明節尾期的花信是柳花,這時的風就叫楊柳風。在這裡引申為春風。詩到這裡便結束了,但是詩人的春遊旅程卻沒有結束,這首詩也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想像空間。

南宋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美得令人心醉!

所以在詩情畫意的「杏花雨」、「楊柳風」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一位扶杖東行的老僧人,在他的身旁則是一路紅杏灼灼,綠柳翩翩。細雨、和風更是給這位老僧人帶來了愜意的內心感受。或許,當他盡興之後,才會想起那系在溪水邊老樹下的小船吧。

綜上所述,志南的這一首千古名作,將他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的樂趣,表現的淋漓盡致。同時,它也說明了志南樂於親近大自然的情懷。倘若沒有這個情懷,那麼即便是相同的「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恐怕只會覺得風雨破壞了此行,而不是發現其中的樂趣。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慶余 的精彩文章: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只是結尾7個字,便令人拍案叫絕!
白居易春遊時寫下一首詩,只是開頭兩句,便美得令人心醉!

TAG:慶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