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把商丘併入開封府,為何又被嘉靖帝划出?

朱元璋把商丘併入開封府,為何又被嘉靖帝划出?

元朝前期還沒有河南省的說法,只有河南江北行省。地域包括今河南省黃河以南,湖北省宜昌以東,皖北、蘇北。而且「省會」也不在今河南省境內,一會揚州,一會杭州。雖然簡稱河南行省,但和現在的河南省差異非常大。

真正形成現在河南省及地域輪廓的,是明朝。

截止萬曆十年(1582年),河南省共有八個府:開封府、歸德府、河南府、懷慶府、衛輝府、彰德府、南陽府、汝寧府。一州:汝州。

可以想見,從明初到明末的二百多年間,河南的行政區劃變動是非常大的。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將新佔領的元朝中書省(腹里)的九個府,劃入河南行省。在元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元朝為鎮壓紅巾軍,設淮南江北行省,約今皖、蘇兩省。但此時的河南省,面積依然偏大。再加上九府,行政管理成本更高了。兩個月後的洪武二年正月,有六個府陸續還給新成立的北平行省。而衛輝府、彰德府、懷慶府,則留在河南。這三個府有兩個共同點:一、面積都較小;二、都位於黃河以北。

河南行省的西南界,依然是今湖北襄陽、宜昌一線。二十多年後的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覺得河南行省還是太大,就把襄陽府、德安府、安陸府、隨州劃給湖廣布政司。如此,南陽府和汝寧府就成了河南行省的南界,也就是現在河南省與湖北省的分界線。

河南的地盤基本上固定了下來,但接下來又出現一個問題。經過元朝末年的天崩地裂,人口驟減,堪稱「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很多府縣的人口已不足以支撐原有的行政編製。撤併府、縣,以及給相關府州降級,勢在必行。

最早被降級的府,是歸德府,也就是現在的商丘,北宋時的南京。洪武元年五月,因人口太少,歸德府被降為州,劃入開封府。不過,原屬濟寧州的虞城縣,被划到了新設立的歸德州,因虞城距濟寧遠而距歸德州近。換言之,著名的河南虞城,在元朝隸屬於山東。

之後,衛輝府的輝州(今河南省新鄉市輝縣)、歸德府的亳州、南陽府的嵩州(今鄭州市下轄的登封市)等九個州被降為縣。開封府所轄的開封縣等27個縣,也因為人口少被撤併。

洪武末年的1391年,河南人口也不過278萬人。河南在洪武年間大規模裁併。但隨著社會的安定,經濟的發展,河南人口不斷增長。等到人口增加後,原來較少的行政區劃明顯不夠用了,所以,該恢復的還要恢復。

明憲宗成化年間,大量流民擁入河南的南陽府、汝寧府。為了安置流民,明憲宗在南陽府設置五縣:淅川、南召、桐柏、伊陽、寶豐。同時,原隸屬於南陽府的汝州升為直隸州,管轄伊陽縣、寶豐縣。

成化十一年(1475年),汝寧府在與湖北的邊界上新設置了商城縣。同時,因為信陽縣的人口較多,升信陽為州,管轄確山縣、羅山縣。以上主要是縣一級的區劃調整,而府一級的調整,則出現在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

朱元璋廢除歸德府,是因為歸德人口少,但嘉靖年間,歸德人口大量增長。嘉靖中後期,歸德州總人口有29萬人。很明顯,歸德州已具備府的規模。歸德州再隸屬於開封府,既不利於為開封府「瘦身」,也不利於歸德州的發展。這年六月,朝廷正式恢復歸德府建置,轄寧陵縣、虞城縣、永城縣、夏邑縣、鹿邑縣,以及從開封府划過來的柘(音「這」)城縣、考城縣。

簡單介紹一下明朝的地方行政區劃級別。布政使司是省級,之下有府、直隸州。二者都是地級,但府的規模要大於直隸州。一般來說,直隸州是小一號的府。比如說,現在豫北的鶴壁市,面積較小,只有2299平方公里,轄二縣。豫南的南陽市,面積較大,2.65萬平方公里,轄十縣。如果套用明朝的行政區劃,南陽市是府,鶴壁市則相當於直隸州。朝廷設直隸州,主要集中在地形地勢相對複雜的地方,有點類似於宋朝的「軍」。

府、直隸州以下,是散州和縣。散州的級別與縣一樣,但有的散州下面是轄有縣的。同為「知州」,散州的知州只是從五品,直隸州的知州則為正五品。換個比喻,就是:直隸州知州是面積較小的地級市市長,散州知州是面積較大、經濟實力較強的縣級市市長。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委內瑞拉被西班牙統治三百年,是如何自立的?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