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草原和中原是在何時實現「和平統一」的?敕勒川:走西口的第一站

草原和中原是在何時實現「和平統一」的?敕勒川:走西口的第一站

文|梅岱

草原和中原是在何時實現「和平統一」的?敕勒川:走西口的第一站

公元1571年5月21日,那是一個可以載入中國歷史的日子。

昔日的沙場得勝堡(今大同北)彩台高築,在鼓樂聲中,明朝大臣宣讀隆慶帝「視華夷為一家,恆欲其並生於宇內」的聖旨,阿拉坦汗奉上貢市表文,對天起誓:「新生孩子長成大漢,馬駒長成駿馬,永不犯中國。」隨後,明廷敕阿拉坦汗等蒙古六十多人不同官職,阿拉坦汗被封為順義王。當場公布了雙方簽訂的信守和平、禁止攻掠和開關互市的十三條款。沒有多久,長城沿線西至延寧、東至宣大,開放了互貿市場。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隆慶和議」。隆慶和議順應歷史潮流,符合蒙漢各族人民願望,使草原和中原保持了60多年無戰事的和平。長城內外「三陲晏然,一塵不擾,邊氓釋戈而荷鋤,關城息烽而安枕」。

明朝歷時276年,這期間有兩件與敕勒川有關的大事件都已載入史冊,這就是土木之變和隆慶和議。如果說土木之變傷及明王朝之表裡,成為中原王朝之痛,那麼隆慶和議則是蒙漢各族人民之幸,實際上使得草原和中原實現了「和平統一」,成為中華民族史上的千古佳話。

講到清代的敕勒川,不能不提及的是在中國近代史上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深遠的「走西口」。近代歷史上,華夏民族有過三次移民高潮,一次是廣東、福建的「下南洋」,一次是冀魯豫一帶的「闖關東」,一次便是晉陝冀一帶的「走西口」。

所謂「西口」,指的是今山西省右玉縣的殺虎口。明清時期,長城大小關口與堡城不下兩千餘處,明代設九邊重鎮掌控關口要塞。清代在長城沿線設五路驛站,即殺虎口、張家口、古北口、獨石口、喜峰口驛站,使長城關口地位得到提升。人們習慣把張家口叫作「東口」,殺虎口叫作「西口」。明代的西口因長城內外矛盾激化,原叫「殺胡口」,到清代,民族矛盾緩和,改稱「殺虎口」。走西口,即過長城、出口外,來到蒙古草原。第一站就是敕勒川,因為敕勒川緊鄰晉陝冀的長城邊上。

草原和中原是在何時實現「和平統一」的?敕勒川:走西口的第一站

阿拉坦汗銅像

早在阿拉坦汗時期,為了應對明朝的經濟封鎖,阿拉坦汗制定了吸引招徠漢族人口到敕勒川來務農的政策。一些在口內的貧苦農民和脫逃的軍丁紛紛越界進入蒙地,阿拉坦汗發放牛羊、帳篷,給予土地讓他們安家落戶,這些冒著生命危險投奔來的口內漢人,生存狀況很快得到改變,安土忘歸、樂不思蜀。

清朝初年,清政府征戰準噶爾部噶爾丹叛亂,以歸化、綏遠為中心的敕勒川成為軍需物資的供應和轉運基地。康熙御駕親征,就是從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出發的。為解決軍需糧草和物資需求,清廷招募口內農民進入敕勒川務農墾殖,戶部印發「票照」,持票耕田。初期,墾荒農民「春來秋回」,一年耕作完成即返回原籍,被稱為「雁民」。後來,隨著出塞禁令的寬緩和廢弛,內地農民大量湧入,定居者也逐漸增多。

尤其是災荒年月,生活無著的內地農民背井離鄉,「走西口」成為尋找活路的唯一途徑。流傳於晉陝蒙冀的二人台小戲「走西口」,說的就是山西遭到旱災,一個青年農民由於生計所迫,在新婚不久遠走西口的悲涼凄苦的故事。我的祖上就是那個時候逃荒到敕勒川落腳的。據記載,康熙五十年,土默特右翼旗水澗溝門一個村已有居民千餘人,墾田百頃,善岱等八村約有26667公頃牧地開墾。敕勒川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加之口內農民吃苦耐勞,農業連年豐收,敕勒川成為清王朝的塞上糧倉。雍正曾批奏摺稱:「歸化城土默特地方,年來五穀豐登,米價甚賤,應自歸化城購買米石,從黃甫川界黃河運至內地。」到乾隆年間,光土默特右翼旗的耕地就達6萬頃之多,歸化、薩拉齊、和林格爾、清水河四個廳各建有一座可盛3萬石糧食的官倉。

草原和中原是在何時實現「和平統一」的?敕勒川:走西口的第一站

清代,旅蒙商駝隊

「走西口」移民的到來,帶來內地的耕作技術,也帶來中原的文化,敕勒川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首先是原來單一的游牧經濟被又農又牧、農牧結合的新經濟代替了。豐富的農產品加上原來的畜牧業產品,使得物資大大豐富,民眾的收益也大大增加。口內人的生活習俗也帶動了當地民眾生活方式的改變,逐水草而遷的牧民們開始定居,中原地區的房舍代替了千百年來隨走隨遷的氈包帳篷。餐桌上單一的牛羊肉、乳酪增加了五穀雜糧的食物,粗糙的皮毛衣服加之以棉布、綢緞面料變得漂亮多彩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昔日的荒原上出現了一處處新建的村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酒算什麼!俄羅斯宇航員往太空帶的東西都「很剛」,不愧戰鬥民族
漢代逍遙王,生活很講究,陵墓出土的器物一個比一個精緻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