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古書畫欣賞:北宋宣和體、小景畫

古書畫欣賞:北宋宣和體、小景畫

宣和體

宋代沿襲唐代以來的傳統,徵集擅長書寫、圖畫的人才在翰林院任職,以技術官員的身份為皇帝服務。徽宗當政之後,不滿於全國普遍的繪畫水平,因此倡行原本神宗朝曾有的規劃,比照太學,成立書學、畫學、醫學和算學四學。

繪畫的地位因四學成立而獲得提升之際,徽宗也調整其教育內容,加入對於文字學以及經義的修習,並以是否能了解、表達畫題的意境,作為學生進入文官體系的「士流」與作為工匠的「雜流」之判斷標準。

畫學後來雖然被廢除,歸併國子監下,畫人也回到只能成為技術官員的狀況,但是徽宗對於院畫家仍然相當優待,除了立班以畫院為首,也破例讓畫院職人得到佩魚的榮寵。徽宗畫學重視的部分,之後在畫院中仍繼續推行,這批受過畫學教育的院畫家,在政和、宣和年間,發展出注重表現畫題意境、追求精緻寫實的畫院新風格,也就是聞名於後世的「宣和體」。

書牡丹詩 宋 徽宗 趙佶 紙本 冊 34.8x53.3 cm

徽宗的瘦金書具有精緻的用筆與明確的筆法,如同徽宗畫院所展現的特質一般。從「孔雀升高必先舉左」的故事,可知徽宗十分要求描繪事物的正確性。至於書寫筆法的正確性,則可以從紙面上一覽無遺,無論是提按頓挫或運行方向。因此,對觀者而言,作品也同時展示出徽宗對筆法的認知。

蠟梅山禽 宋 徽宗 絹本 設色畫 軸 83.3x53.3 cm

宋徽宗〈蠟梅山禽〉不僅具備北宋初以來,對自然觀察入微、精密描繪物象的花鳥寫生傳統,同時也呈現出一種典雅,充滿詩意的新繪畫風格,這是徽宗實踐他所提倡的繪畫美學的成果。此幅畫也是現存一件最早結合詩、書、畫「三藝」的例子,通過建立三種藝術之間的連繫,徽宗展現了個人精鍊的文學素養和貴族的藝術氣質。

穠芳詩帖 宋 徽宗 趙佶 絹本 卷 27.2x263.8 cm

瘦金書,筆畫勁瘦,運筆動作都刻意誇大。結體雖為楷書,但運筆迅奮快捷,多帶行意。這件作品有朱絲欄界格,字大近五寸,是傳世徽宗書跡中最大的,行筆更為挺拔剛勁。

文會圖 宋 徽宗 絹本 設色畫 軸 184.4x123.9 cm

〈文會圖〉這幅畫充分表現徽宗院畫精緻明凈的風格。宋徽宗與寵臣蔡京也在畫上留下題跋,以此作為帝王統治下人才雲集的象徵圖像。

萬壑松風圖 宋 李唐 1124 絹本 設色畫 軸 188.7x139.8 cm

〈萬壑松風圖〉上,有「皇宋宣和甲辰(1124)春,河陽李唐筆」的落款,是李唐進入徽宗宣和畫院之後,創作的一幅巨軸山水。全幅的景物迫近觀者;山石、林木皆以清晰的筆墨刻劃,顯示範寬對李唐的影響。此外,在畫面上敷染濃厚的青綠顏料,代表李唐企圖結合范寬畫風與皇室所喜愛的古典裝飾風格,這對南渡之後,院體山水畫的發展有關鍵的影響。

富貴花狸 宋 宋人 絹本 設色畫 軸 141x107.5 cm

〈富貴花狸〉雖無年款,但畫中除主題牡丹與狸外,不多描繪周遭環境,僅以草木根部暗示地平面的存在,細部描繪工緻,與徽宗〈蠟梅山禽〉諸作相似,可能也是徽宗時期的畫院作品。

梅竹聚禽圖 宋 宋人 絹本 設色畫 軸 258.4x108.4 cm

徽宗時期的畫院,以花鳥畫最為突出。根據記載,徽宗曾經圖寫御苑中各種珍禽異獸和奇花異石,集為〈宣和睿覽冊〉;同時,他也培養宮廷畫家,以供御畫,這些皆促成花鳥畫的蓬勃發展。此幅〈梅竹聚禽圖〉的構圖嚴謹,並且重視描繪物象的準確性,符合徽宗畫院注重觀察寫生、講究師承法度的標準,是一件能夠代表「宣和體」的佳作。

人物 宋 宋人 絹本 設色畫 冊 29x27.8 cm

這幅冊頁以畫中有畫的手法,營造真假虛實的趣味。文士打扮的主角,及一旁琴棋書畫等文玩的擺置,顯示徽宗宮廷對文人文化的接納與認同。人物背後屏風,則反應此時花鳥與小景畫興盛的景況。

小景畫

北宋後期是繪畫風格轉變的關鍵時期,在北宋初期形成的全景式巨軸繪畫,自神宗朝(1068-1085)以後逐漸衰微,取而代之的是小景畫的流行。這門新興的畫科,在成書於1120年的《宣和畫譜》中附於墨竹門之下,但在成書於1167年的《畫繼》里,則與雜畫共立為一門,顯示小景畫在南、北宋之際已漸成規模。

小景畫成立的背景,與卷、軸、冊頁裝裱形式的多元化、文人對詩畫意境之追求,以及江南寫意與逸品畫風受重視等因素有關。小景畫風的形成,受到北宋初李成的「寒林平遠」山水,與惠崇汀渚水鳥畫風的直接影響,作品通常採取平遠以及對角線的構圖,使用大氣氤氳法以及柔和的筆觸,表現出一種縹緲迷濛的詩意效果,讓觀者產生一種「瀟洒」、「虛曠」的視覺感受。小景畫在當時普遍流行於宮廷和畫院,其中最著名的畫家有宗室王詵、趙令穰(如〈橙黃橘綠〉),甚至連徽宗皇帝也曾經投入小景山水的創作(如〈溪山秋色圖〉)。在皇帝的積極贊助之下,不僅為小景畫的發展開拓新的局面,亦為南宋的宮廷繪畫預設基調。

橙黃橘綠 宋 趙令穰 絹本 設色畫 冊 24.2x24.9 cm

〈橙黃橘綠圖〉代表趙令穰小景山水的典型。此幅畫取蘇軾的詩句入畫,詩云:「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在斗方的冊頁之中,畫家使用柔和的筆觸與絢麗的設色,營造如詩般清麗、雅緻的情景,將蘇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理想發揮到極致。

溪山秋色圖 宋 徽宗 紙本 淺設色畫 軸 97x53 cm

小景畫在北宋末成為宮廷皇室所喜愛的一種風格,流風所及,連帝王也不能例外。相傳宋徽宗曾經摹仿宋迪的〈瀟湘八景圖〉作山水小景,其中有一幅〈晴麓橫雲圖〉(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收藏)流傳下來,它的構圖、風格與此幅〈溪山秋色圖〉相似,並且這兩件作品都畫在紙幅上,顯示與文人墨戲的傳統有密切相關。

江山小景 宋 李唐 絹本 設色畫 卷 49.7x186.7 cm

〈江山小景〉,顧名思義是一件小景畫,在《宣和畫譜》中即有許多畫作以「小景」命名。〈江山小景〉除了延續北宋徽宗畫院對青綠山水的興趣,也呈現當時新興小景山水所追求的美學趣味和空間表現。李唐試圖在一幅畫中融合多種不同的風格,是促成南宋宮廷畫風轉變的重要關鍵。

小寒林圖 宋 宋人 絹本 淺設色畫 軸 42.2x49.2 cm

此幅〈小寒林圖〉並無名款,以畫風論,為北宋李成一系「寒林平遠」山水。郭熙曾自述:「作平遠於松石旁,松石要大、平遠要小,此小景也」,可見此類作品亦屬小景畫的範疇。由於北宋中期,歐陽修開始倡導「蕭條淡泊」的文藝美學,因此被認為具有「蕭疏」、「清曠」意趣的寒林小景,受到士大夫高度的讚揚與喜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 的精彩文章:

古書畫欣賞:南宋 夏珪《溪山清遠圖卷》
「藝術收藏基地」都有什麼內容?

TAG:書畫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