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歐陽修雖遊戲作小詞,亦無愧唐人《花間集》

歐陽修雖遊戲作小詞,亦無愧唐人《花間集》

歐陽修雖遊戲作小詞,亦無愧唐人《花間集》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官至翰林學士、參知政事,謚號文忠,在文學上與韓愈、柳宗元等人合稱「唐宋八大家」。

歐陽修在宋代文學史上是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繼承和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歐陽修的詩風語言流暢自然,他的詞風婉麗,承襲了南唐的餘風。筆者接下來要為各位介紹的是歐陽修早期寫的一首小詞,《木蘭花》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攲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歐陽修雖遊戲作小詞,亦無愧唐人《花間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首詞的譯文為:自從離分別之後,我無法得知你究竟到達了何處?我的眼裡、心中都是凄涼和愁悶、生出無窮無盡的憂愁。你越走越遠,慢慢地我連你的書信都無法收到。江面是如此的開闊,可江中的魚兒卻選擇在江底遊走,所以我又應該到哪裡去打聽你的消息呢?

深夜裡的大風吹得竹林陣陣作響,每一片葉子的聲響似乎在訴說著別愁離恨。我有心斜靠著單枕,盼望著早早睡去,希望能夠在夢中與你相見。可惜我的夢還沒有做不成,這燈芯就在秋風中燃燒成灰燼。

歐陽修雖遊戲作小詞,亦無愧唐人《花間集》

發端句「別後不知君遠近」是整首詞所描述的主人公「恨」的緣由。因為自己無法得知親人的行蹤,內心焦急苦悶,目之所見皆為凄涼之象,可到底是所見之景凄涼還是主人公自己內心苦悶所以「目之所見,皆著我之色彩」呢?怕更多的是後者吧。「多少」意味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的意思,詞人在這裡用模糊的語言來表示主人公苦悶之多。

歐陽修雖遊戲作小詞,亦無愧唐人《花間集》

三四句將主人公的感情更近一層。「漸行漸遠漸無書」,三個「漸」字,將思婦的想像意念從近處逐漸推到遠處,彷彿是要憑藉著書信追尋著愛人的足跡。然而雁絕魚沉,在這蒼茫的大地之中已無法得知他的蹤跡。這第三句的「無書」照應了開頭的「不知」,無法得到思念之人的消息,思婦也不明白其中的緣由,她只能沉浸在「水闊魚沉何處問?」的無盡愁悶之中。「水闊」是「遠」的象徵,「魚沉」:魚不傳書,所以它是「無書」的象徵。「何處問」更是將思婦的那種欲求無門、欲訴無人的不可名狀的苦悶和抑鬱描述的鮮明貼切。

歐陽修雖遊戲作小詞,亦無愧唐人《花間集》

詞的下片深入細膩地刻畫了思婦的內心苦悶,,著力渲染了她夜不能寐的愁苦之情。「自古傷心唯遠別……尋常景物,到此盡成愁」(張先《臨江仙》),風竹秋韻本是尋常的景象,可在這個思婦的眼中卻是滿目的凄然。萬葉千聲在思婦的耳中似乎都是在訴說著離恨的悲鳴,一葉葉一聲聲都在牽動著思婦的愁苦之情。

為了擺脫眼前的苦悶,思婦將希望寄托在虛無的夢境之中。她故意斜靠著單枕,幻想著在夢境之中能夠與思念之人相見,慰藉她這顆愁苦的心。然而「愁極夢難成」(薛昭蘊《小重山》),凝繞在心頭的愁悶阻止了思婦的入夢。「燈又燼」一語雙關,既表示了思婦無法入夢與思念之人相見,也暗示了思婦的命運就像是燃燼的燈花一樣凄迷、黯淡。

歐陽修雖遊戲作小詞,亦無愧唐人《花間集》

《花間集》記錄了溫庭筠、韋莊等十八位花間詞派詩人的經典作品。它所收錄的大部分作品多寫上層貴婦美人日產生活和裝飾容貌,但對於人物內心的思想感情則很少揭示。而歐陽修的這首小詞,他重點著磨於描述思婦內心的情感,字字沉著,句句推進。全詞在寫思婦的愁怨時,由遠及近,由外到內,由現實到虛幻,情景交融,表現出歐陽公特有的深曲婉麗的藝術風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天嬌 的精彩文章:

俗語:「寧賣九毛九,不賣一塊一」,啥意思?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俗語:「寧勸賭,別勸嫖,勸嫖兩不交」,老祖宗的話值得細細品味

TAG:歷史天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