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近這部大火的電視劇,我為什麼不太喜歡?太多「虐」和「撕」

最近這部大火的電視劇,我為什麼不太喜歡?太多「虐」和「撕」

這個讓人流淚的劇,我不太喜歡

歡迎關注公眾號【薩蘇】(sasutime)

一貫是寫記敘文的,忽然來了篇議論文,而且還是影評性質的,怎麼回事兒?這不是解璽璋老師的菜嗎?老薩走錯包廂了嗎?

最近這部大火的電視劇,我為什麼不太喜歡?太多「虐」和「撕」

和朋友聚會,談起最近播出的一部電視連續劇。一個女孩子,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於是從小就被爸爸媽媽賦予了「幫哥哥」的使命,幾乎搭上了一生。劇情催人淚下,演技也很好,收視的情況也十分好。看過的很多朋友產生共鳴,對我說這是一部不錯的劇。

當代的電視劇中,能夠用真情實感讓觀眾流淚,並不是太多,這應該是很棒的一部戲,不過我不太喜歡。

朋友戲說那是因為你沒有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沒有足夠的代入感,而有類似經歷的朋友,會認為這部劇體現了他們的心聲。

老薩的確沒有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薩爹薩娘生了一對兒禿小子,想重男輕女也不容易啊。下一輩兒要重男輕女也一樣沒條件,一個小小魔,想偏也無從偏起。

然而,那種家庭不公中的痛,還是看了很多的。能讓觀眾流淚,說明它確實揭示了中國家庭現實中存在的矛盾。

那麼,你為什麼還是不喜歡呢?

因為我不喜歡目前中國電視劇中流行的「虐」和「撕」。

最近這部大火的電視劇,我為什麼不太喜歡?太多「虐」和「撕」

虐和撕曾經是20世紀中期日本電視連續劇的主題

虐和撕是兩個很容易吸引觀眾的內容。據說最初在那邊流行的原因,是電視劇的製作一方發現,出現惡媳婦的劇婆婆們總是去看,而出現惡婆婆的劇媳婦們總是去看。於是,根據婆婆和媳婦的觀劇人群數量變化,這兩種劇便隨著大數據交替出現,但不變的是婆媳互撕的主題。

同樣,在社會壓力甚大的時代,描述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劇,就不如骨肉相殘更驚心動魄,吸引眼球。這就像今天某個地方,如果說房子賣了,兄弟相互謙讓著把款子分了,觀眾會沒有興趣,而如果是這筆款子引發了妯娌當街互相撕,看的人馬上增加許多。

戲劇的創作者們知道家庭中的每個人都一肚子委屈,迫切地希望通過電視劇看到自己的共鳴。這些題材大多是根據你的口味備下的,我們其實不知不覺陷進了陷阱。

用陷阱這個詞似乎過於嚴肅,創作符合現實難道不好嗎?

如果只是釋放共鳴,讓世人了解一個人群的苦衷,我認為這是很好的作品——客觀地說,我們這次談論的這部劇這方面作的很不錯,它只是恰好鉤起了這個話題。實際上,我們的很多劇充滿了恨意滔天,這就是一種扭曲了。

最近這部大火的電視劇,我為什麼不太喜歡?太多「虐」和「撕」

虐和撕,實際是對矛盾的一種強烈展現,而矛盾在戲劇中製造興奮。只是,觀眾的興奮會隨著矛盾套路的不斷重複而消失,那麼為了實現目的,所會發生的便自然是矛盾被不斷放大。媳婦把控財務虐待婆婆已經不夠可恨,最好偷偷把婆婆的房子賣掉。而當把房子賣掉已經讓觀眾習以為常的時候,只好用媳婦殺掉婆婆的情節來獲得關注。

有沒有媳婦殺掉婆婆的事情?

有,但是大多數媳婦和婆婆不會走到這一步。

我們也都知道,絕大多數婆婆們在觀謀殺劇的時候不會代入認為自家的媳婦會殺了自己,但確實有一部分看完會退一步琢磨媳婦會不會偷偷賣掉自己的房子,更多的會更退一步,擔心真讓媳婦掌了財權,會不會虐待自己。

或許是看多了夫妻的緣故,總覺得這種劇講的道理深度不夠。

最近這部大火的電視劇,我為什麼不太喜歡?太多「虐」和「撕」

人世間沒有無矛盾的夫妻,沒有無自己隱私的夫妻,但大多數人都能白頭偕老,因為我們寬容地對待這個世界,我們知道世界不完美,但不會去苛求。如果每天陷入對那些矛盾的追索,每對夫婦都會是「必有一戰」。

在西班牙迦納利群島上,有一個叫做何塞·葛羅的年輕人的墓,他死去的時候,只有28歲。他的墓是後來的中國人幫他修的,因為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荷西——台灣女作家三毛的丈夫,三毛曾用浪漫的筆觸,勾勒出了他們童話般的愛情故事。

最近這部大火的電視劇,我為什麼不太喜歡?太多「虐」和「撕」

曾有人懷疑荷西是否存在,當人們找到他時,又發現他比三毛在書中描述的年齡足足小了四歲。而站在他們曾經生活過的房子前,又有人在探尋荷西是不是曾經在外偷情,夜不歸宿。

而更多的中國人絡繹不絕地來這裡,獻上一束花。

簡陋的墓地和房子證明,他們的生活其實遠不是書中描寫的那樣田園,兩人始終在為生活辛苦奔波,但三毛的浪漫不是謊言,如同滾滾紅塵中傳出的長笛牧歌,她在艱難中依然向世人傳播著世界的可愛,心弦的感動。他們把苦難自己承擔,把美好分享給眾人。

三毛的故居簡陋平凡,卻讓我們更多人間的信心——只要人對了,浪漫的故事,也可以產生於如此簡陋平凡的地方。

最近這部大火的電視劇,我為什麼不太喜歡?太多「虐」和「撕」

我認為,那一刻,她的分享乃至對於浪漫的演繹,激勵著我們,也激勵著她自己

兄弟爭產的現實不是不存在,而不在牛角尖里的人們,會發現那不該是這兄弟倆生活的主流,陷進去,你會出不來,走出去,你便海闊天空,哪怕是留在其中,世界也一樣沒有變了顏色,我們不該去把人家按進泥土裡去。

人是會鑽牛角尖的,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的流行劇在某種程度上放大著人間的裂痕。

每個人心中都有光明和黑暗,而心中的魔鬼本來就是容易被點燃的。一如幾十年前,一代孩子狂熱地用或打或砸或搶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偏偏又被利用和引導,結果國家沒有因此受益,造成的傷害卻延續至今。

這種點燃魔鬼的做法,對於執政者而言,是一個政治道德的問題,對於文藝工作者而言,則是考驗你功底的地方。看似平淡的現實其實並不平淡,但需要慧眼和對生活的感悟把它變成無聲處的驚雷。一個普通的學校,一列到站的列車,都可能變成感動人心的故事,關鍵在能力和用心。

最近這部大火的電視劇,我為什麼不太喜歡?太多「虐」和「撕」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時代,或許因為對於真實社會矛盾的避諱,影視劇的話題一旦指向現實,便會切進家庭倫理。對虐與撕的關注,或許反映的是時代的不安。子女眼裡父母或許是不公平的,父母看來子女何嘗沒有讓他們每做一件事都要小心備至?無論發生過什麼,我們心中其實對未來都期待著一點相互體諒,而不是有冤報冤有仇報仇。

家庭矛盾早已不是中國社會矛盾的核心,對迷惘中前行的中國人而言,家已經是這個時代最後的庇護所。給家留一點溫情,便是給未來的世界留一點陽光。

不理解雪有一千種顏色的人,不能理解俄羅斯;不理解世界有一千種痛苦的人,不能理解中國。寫這篇文章不是說劇里有一點虐和撕不好,而是說我們有著更多的期待,期待一部劇看過後,得到更多溫暖、感動與光明,如同午夜的燭光。這或許正是這個時代中國人所最需要的。

最近這部大火的電視劇,我為什麼不太喜歡?太多「虐」和「撕」

【完】

歡迎關注公眾號【薩蘇】(sasutim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蘇 的精彩文章:

和諧號的N種形態:綠皮車也叫這個名字,連多年鐵路專家也沒認出
一個段子講透日本和俄羅斯的民族性,如果講不透,那就再講兩個

TAG:薩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