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俗語:有千年的本家,沒有百年的親戚,現實中的親疏是這樣嗎?

俗語:有千年的本家,沒有百年的親戚,現實中的親疏是這樣嗎?

俗語:有千年的本家,沒有百年的親戚,現實中的親疏是這樣嗎?

我們都知道,農村歷來都非常注重家族傳承,注重子孫綿延但是家源不變、家根不改的。在農村的很多大家庭里,都是有家譜的,而家譜除了記載了一個家族從古至今都有哪些人以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會記載到底前前後後都有哪些人是本家又有哪些人是旁系。

在古代,本家之人是佔有很大便宜的,尤其是在分財產的時候,而那些遠親是不怎麼能分到一杯羹的。

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就和農村的本家與遠親關係以及關係的延續問題和親疏問題有關,這句俗話就是:「有千年的本家,沒有百年的親戚」。

首先說這句話的前半句,要說千年的本家,還真的不多。不過,從百家姓里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姓氏的確從古到今從未變更。很多王宮貴族,歷代下場都比較好的,他們的家族往往能夠傳得比較久遠,而那些一般的小門小戶,是很難有傳承的。

畢竟,如果本家不夠強大,不能夠給各旁支系家族提供足夠的幫助,成為他們背後的倚仗的話,旁支系家族是很可能會散的。這種大家族,一向是聚起來不容易,要散夥各過各的小日子卻非常容易。

到現在,王、劉、張、李等這些姓的人還比較多,而這些姓的人身體里真的都留著一樣的血嗎?這倒是未必。很多同一個姓的人不一定是有血緣關係的,比如安徽和四川的黃姓家族是親戚嗎?

不見得。但是,如果能夠在異鄉異地碰到一個和你同姓的人,兩個人熱情握手,說一句,你是我本家,那自然是非常愉快的。尤其是那些人口比較少的姓氏,往往很難在出門在外的時候碰到和自己同姓氏的人,一旦碰上了,心中定然是激動萬分的。

所以,古人說有千年的本家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這種親切感就蘊藏在「本家」這兩個字里。

又再說後半句話吧!這後半句話其實可以根據一句俗語來解釋,那就是「「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了了。」

老人們總是會叮囑小的一輩,親戚朋友一定要多走動走動。所謂一家親,要常常走動才會親,而且是越走越親。

親戚之間之所以無百年,就是因為很多親戚,可能在第一代的時候因為一些原因結了親,關係會非常親密,會常常走動來往,而到了第二代的時候,走動少了,這親也變得生疏起來,直至第三代及往後的時候,再親的親戚也能夠變成路人,只要不常常走動走動,這就是現實。

現實中的親疏,一般來說還真的是這樣的,現在有手機那麼方便,多和親戚聯繫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鼓瑟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俗語:不到黃河心不死,原話卻很少有人知道
俗語:生前厚養實為孝道,其實下句才是精華,卻沒幾個人能做到

TAG:鼓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