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物界的撿漏暴富神話,5塊錢買了一塊破布,竟然賣了3億多

文物界的撿漏暴富神話,5塊錢買了一塊破布,竟然賣了3億多

文物界的撿漏暴富神話,5塊錢買了一塊破布,竟然賣了3億多

近些年對古董收藏感興趣的人是越來越多,甚至很多沒有什麼專業知識和經驗的門外漢也都紛紛湧進這個行當,大多都夢想有一天撿把大漏,然後一夜暴富或者天下揚名。說實話撿漏這種事如果放在前幾十年還算正常,但現在幾乎不太可能了,就連像馬未都這樣的大家都不報什麼希望。

九十年代之前,算是撿漏的黃金時期了,流落在外面的古董比較多,而且大多數人沒有收藏這方面的意識和財力,基本都是非常便宜的,隨便用點小錢就能夠買到手。一些眼光獨到有能力的人藉此機會,用很少的錢收集到了不少的好東西,有的後來甚至翻了幾百上千倍。

北京有兩個地方是收藏愛好者喜歡逛的,一個是潘家園一個是琉璃廠,潘家園主要是瓷器古董玉器藝術品這些,而琉璃廠則是書卷字畫這些更多些。當然那時候也沒有像現在這麼正規,更多的像箇舊物市場,基本上就是各種老舊破爛廢品一起混著賣的,要是感興趣的話就到大堆破爛裡面隨便扒拉就是了。

有一位喜歡收藏的人經常沒事就去琉璃廠轉一轉,有一次他晃悠到了一個地攤前面,看到有一塊有字跡的黃布被團成一團仍在一邊,上面很臟沾滿了泥土。這位收藏者開始也沒太當回事,只是大略掃了一眼覺得字寫得不錯,就花5塊錢買了下來。

收藏者回家把這塊黃布小心清理乾淨之後,越發覺得不是普通東西,上面一共有41個字,寫的是王羲之《平安帖》上面的內容,而且在黃布的右邊蓋著很多印章,清理掉灰塵之後看的很清楚。後來找了很多圈裡的行家來鑒定,這塊黃布竟然是價值連城的真跡。

王羲之的《平安帖》原始版本肯定是無法保存到現在的,早已經看不到真正面目,流傳下來的真跡都是後人臨摹出來的。分為行書《平安帖》和草書《平安帖》,其中行書版被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而草書版的自從清嘉慶之後就被從皇宮中偷走了,一直流落在民間,沒想到這次意外的落到了這位收藏家手中。

草書《平安帖》一直被這位收藏家精心保留著,後來在2010年的拍賣會上賣出了3億多的天價,平均算下來每個字價值700多萬,立刻轟動的整個收藏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蔥味天下 的精彩文章:

在烏克蘭住6年的人告訴你幾件事,真正的烏克蘭和新聞中不一樣

TAG:蔥味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