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趣頭條獲阿里1.71億美元投資,CFO詳解掘金五環外用戶邏輯

趣頭條獲阿里1.71億美元投資,CFO詳解掘金五環外用戶邏輯

3月28日晚,趣頭條宣布獲得阿里巴巴1.71億美元投資。趣頭條在公告中表示,根據協議,趣頭條將獲得阿里1.71億美元的可轉換貸款,可轉換貸款年息為3%,為期三年。屆時阿里有權將其轉換成趣頭條的股份,價格為15美元/ADS。根據轉換協議,趣頭條將向阿里發行新股,約佔趣頭條股本的4.0%。

為什麼阿里會投資趣頭條?且分量相當吃重。此前,騰訊是趣頭條外部第一大股東,佔比7.2%,澎湃、小米、人民網分別佔比2%、0.9%和0.2%。

這不是一個能簡單得到回復的問題。但從數據觀察或能解釋一二。

趣頭條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及全年未審計財報顯示,儘管歸屬於公司普通股東的凈虧損為20.29億元人民幣,但是公司2018年全年營收30.22億元,同比增長484.5%。

這樣亮眼的增幅讓趣頭條CFO王靜波在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更願意花時間解釋這樣的一組數據, 「中國去年千萬級別DAU(日均活躍用戶數)公司只有三家做到了3倍的增長,分別是我們、今日頭條和拼多多,這是大概的市場的地位。」

根據趣頭條提供的2018年12月份數據,趣頭條的有8500萬的MAU,3000萬的DAU(月均活躍用戶數),每個DAU大概停留1小時,旗下的免費閱讀App「米讀」有2000萬的MAU,500萬的DAU,每個DAU停留時間大概是150分鐘。

關於趣頭條的發展脈絡,已經被各家解讀過多次。王靜波坦言,當初的發展是抓住了兩個大機遇,一個機遇是演算法推薦,「趣頭條證明的一條很重要的邏輯,就是用戶很多時候是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因此你做一套標準出來面對所有人,最終其實很多人不一定會喜歡,這個產生的用戶黏性比不上你通過演算法來識別用戶的興趣,最終產生更強的黏性和用戶規模,這是第一個當時看到的機遇,就是人工智慧演算法推動的聚合模式。」

趣頭條的高管們毫不諱言,今日頭條的發展證明了這個很重要的邏輯,而本質上「趣頭條幹的是同樣的事」。但趣頭條絕非簡單地穿新鞋、走老路。

另一個機遇是渠道下沉,「當時我們看到整個新聞資訊的市場,他在傳統門戶已經做了很久了,在那個時候頭條也做了很久,去搶一二線的存量基本上是肯定不行的,這個事很多人都試過,包括騰訊,也不是非常成功。所以我們是什麼模式呢?我們不搶存量,只搶增量,也就是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場。」王靜波說。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一二線與以下的城市用戶喜好也不盡不同,養生、笑話、情感甚至廣場舞的內容成為了下沉後的內容流量擔當,商機就隱藏其中。「雖然說感覺上比較窮,但是實際的消費力也沒有那麼低,因為他們的生活壓力很小,他們有大量的時間閱讀,生活中有更多錢消費。」為了抓住這樣的用戶群,趣頭條從第一天開始的核心獲客模式就是靠介紹,並為介紹者提供一定的現金獎勵,在介紹之外還做了一些流量採購,實現獲客增加。據透露,目前用戶介紹用戶成功下載的次數已經超過了1億次。

這種曾經引起過爭議的「學徒」模式的目標用戶是需要同時對內容以及積分的模式感興趣的人群。但是王靜波並不認為積分體現是關鍵,「積分肯定是有效果的,但是反過來,他不可能僅僅是因為這點積分。我覺得這樣的話,大家太低估下沉用戶的錢包和智商了。」

這一模式聚攏的是較為特別的新聞資訊接收人群——趣頭條有七成以上來自三線以下的城市,其中六成以上是女性。此前新聞的受眾則一般是大城市人群且以男性為主,這樣的現狀被趣頭條COO陳思琦解讀為「和積分模式有關,因為積分這件事本身就是女性用戶更感興趣」。趣頭條方面表示,目前趣頭條與單一競品的安裝重疊度不到20%,這個用戶群相對來說是很不同的。

但是這樣的故事講給外國投資者聽並不容易,這一點從股價波動就可以看到。變現一度是王靜波掛在嘴邊最多的一個詞,趣頭條的戰略是打造一個可以互相協同的產品矩陣。在變現方面,廣告、小遊戲、電商直播等形式都在可考慮的範圍。趣頭條的核心能力則在於用戶的增長、內容推薦機制和商業化能力。

「總的來說,我覺得我們目前的短板還是我們的內容、演算法以及我們的社交因素。這三件事情是2019年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我們希望在三個方面不斷提升,能把我們的規模和市場地位推到更高的台階上去。」王靜波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機構預測:今明兩年GDP增速將保持在6.2%至6.5%區間內
招商局董事長李建紅:集團二級公司混改比例已達79%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