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誰都不願意乾的一種職業,如今卻受萬千青少年的追捧

古代誰都不願意乾的一種職業,如今卻受萬千青少年的追捧

娛樂行業存在貫穿著各國歷史,中國歷史自然亦不例外,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不過地位不怎麼高。遠古時代凶禽猛獸橫行,已知食物稀少,自然要放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狩獵生存上,娛樂活動什麼的,有,但很少。從事這一行業的,地位低下、不太受人尊重,但凡有點出路就沒人會選擇這個方式生存。

不過如今的演藝明星卻十分受青少年的追捧,有的甚至從小立志要當上「明星」,其中一些人對這些素未面對面交談的人,對自己的父母都還要好。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一聊,古時候誰也不願意乾的娛樂職業。

上古時期伶倫發明律呂,據以制樂,自此黃帝稱「樂官」為「伶官」,後來從事唱歌跳舞、演戲娛樂為生的都被稱為伶人。縱觀二十四史,伶人始終處在社會最底層,倍受世人的歧視。原因有四:一,封建時代官府專門設有類似唐代教坊司的官營機構,其中大多是罪臣及戰俘妻女,正是這樣的伶人;

二,家徒四壁、貧困交加的家庭才會讓自己的子女去學這種東西,唱戲奏樂;三,俗話說「戲子無義,逢場作戲」,仁義禮智信和她們沒什麼很大的關係;四,伶人有著專門的樂籍,很受官府和社會歧視(無法科舉種田經商),但凡有一點機會都選擇轉籍。

伶人雖說常與社會中上層階級接觸表演,很受喜愛,不過大部分都是看著開心罷了,不會去真正管她們的生死。要是看上哪位,直接帶回去,卻不可能娶回家中。不過也有一些痴心一片的男子或女子,會把她們帶回去做男寵或姬妾。唐律規定,良賤通婚一概承認,要求強制離婚,視情節嚴重處以仗責入獄等刑罰。

稍微有點社會地位的門第家族都不願意家中人與「伶人」群體有密切關係,玩玩開心開心還好,若是擺上檯面,是絕對不行,娶回家當妻妾,更是絕對進不了祖墳,會遭到族中長輩的激烈反對,認為破壞祖脈氣運和風水,敗壞門風清譽。

伶人在歷史舞台上真正粉墨登場的僅有三年時間,後唐庄宗李存勖在帝位三年時間,重用伶人,常與伶人一同演戲彈唱、嬉笑打鬧,還為自己取下一個叫「李天下」的藝名。關於這藝名,李存勖被扇一耳光,他不氣不惱,反而重賞打他的人。毫無天子風度可言。

現代的藝人相對歷史上的伶人而言,對社會有著很多的積極貢獻,地位也相對較高,影響力較大,從事許多公益事業。有很多人的是值得我們肯定的。

參考文獻:《儒林外史》《新五代史·伶官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人說古啊 的精彩文章:

三國人物為何都是單字名?這個問題你注意到了嗎?想明白了嗎?
水滸最大BOSS,全盛時佔東南六州五十二縣,卻栽在一無名小卒

TAG:今人說古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