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醫學影像AI白皮書》發布:行業標準、市場准入、政策條件,還有哪些問題待解?

《中國醫學影像AI白皮書》發布:行業標準、市場准入、政策條件,還有哪些問題待解?

3月26日,由中國醫學影像AI產學研用創新聯盟牽頭,彙集了國內三甲醫院的影像專家、科研專家和AI醫學公司的《中國醫學影像AI白皮書》在北京發布,劉士遠教授、沈定剛教授分別作為白皮書的主編和副主編,出席了此次發布會。

《中國醫學影像AI白皮書》發布:行業標準、市場准入、政策條件,還有哪些問題待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國醫學影像AI產學研用創新聯盟成立於2018年4月12日,聯盟理事長單位為上海長征醫院。

擔任中國醫學影像AI產學研用創新聯盟理事長的劉士遠教授在現場說到,該聯盟由從事醫學影像AI最核心的公司、專家、醫生組成,包括國內55家從事醫學影像AI的企業,35家包括清華、復旦、交大等相關的科研機構,以及120家全國的著名醫院。「可以說,代表了目前國內醫學影像AI領域最權威的聲音。」

醫學影像AI發展到今天已經自成一脈,成為醫學AI中最為繁盛的分支,值得單獨拿出來深入剖析。在此次《中國醫學影像AI白皮書》發布之前,雷鋒網曾在2018年底推出《2018醫學影像AI行業研究報告》。可以看到的是,這兩份報告都將重心落在了醫學影像AI這一話題上,探討了醫學影像AI的問題與發展之路。

劉士遠教授在會上表示,「我們希望白皮書的發布,能對行業產生一定的指導作用,對企業能有參考價值,對國內想了解醫學影像AI、但不明了的人,或者跨學科的人,起到知識普及的作用。」

劉士遠教授從事醫學影像診斷工作30餘年,同時也是AI技術的觀察者和參與者。

《中國醫學影像AI白皮書》發布:行業標準、市場准入、政策條件,還有哪些問題待解?

2018年7月,雷鋒網受邀參加了第五屆醫學圖像計算青年研討會(MICS 2018),並且圍繞醫學影像AI的發展和劉士遠教授進行了一次深入對話。在那次對話中,劉士遠教授坦率地說,醫學影像AI的形勢很好,但是醫學的術語、識別、標記標準制定等基礎工作對醫學影像AI公司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現在一些公司的演算法模型是通過什麼樣的數據、怎樣做出來的,很多醫生都不知道,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容易做出一個高準確率的模型,但在真實世界中就不一定經得起檢驗。

「產品要有生命力,首先要保持這個種子是對的,培養、施肥、修剪方式是合適的,才可能讓它長起來。」

因此,2018年4月,聯盟成立後,劉士遠教授就打算匯聚各方力量,把行業的現狀、問題以及未來記錄下來。在白皮書的發布會上,劉士遠感慨道,經過半年左右的醞釀、努力、耕耘,《中國醫學影像AI白皮書》這塊「寶貝疙瘩」終於落地。同時,他也說,白皮書是第一次發布,也是第一版,「但以後我們每年都會做」。

隨後,中國醫學影像AI產學研用創新聯盟副理事長錢大宏教授,對《中國醫學影像AI白皮書》的部分重要內容進行解讀,分析了醫學影像AI在15大臨床應用中的發展價值所在。

《中國醫學影像AI白皮書》發布:行業標準、市場准入、政策條件,還有哪些問題待解?

他說到,從技術層面來看,影像的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從圖像的分割、配准到識別、映射,各種模型和技術的應用都是AI影像不可缺少、並且不斷發展的重要因素。

《中國醫學影像AI白皮書》發布:行業標準、市場准入、政策條件,還有哪些問題待解?

錢大宏教授分別從心血管疾病AI、乳腺AI、骨齡判讀AI、前列腺癌AI、病理AI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解讀,這幾個部分中,部分領域的產品已經開始落地,但是行業標準以及影像資料庫等方面的工作還遠遠沒有完成。

錢教授也說,AI也開始逐步跟傳統的PACS系統進行對接。尤其是區域里開放式的AI的PACS系統。「可以看到這麼多AI診斷模塊,都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進展非常迅速。」

在此次發布會上,還有一位值得關注的嘉賓——沈定剛教授,上文提到的醫學圖像計算青年研討會正是由沈教授倡議發起。作為此次《中國醫學影像AI白皮書》的副主編,沈教授撰寫了白皮書中「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概述」和「醫療影像AI演算法的最新進展」兩章。

《中國醫學影像AI白皮書》發布:行業標準、市場准入、政策條件,還有哪些問題待解?

去年,在雷鋒網承辦的2018 CCF-GAIR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上,沈定剛教授曾發表主題演講《深度學習在醫學影像分析中的應用》。可以看到的是,從去年到今天,沈教授的很多觀點都沒有變。

在他看來,現在國內很多初創公司的發力點集中在診斷環節,但醫學是一個很長的鏈條,成像、檢測、診斷、治療、預後每個環節都大有文章可做。

因此,沈教授提出,我們必須要搭建平台,一個平台裡面有相應的分割、配准、分類和一系列診斷的演算法,有了新的應用以後,把相應的模塊像搭積木一樣搭起來就可以做應用。所以「平台化、全棧式的人工智慧肯定是未來趨勢。」

醫學印象AI的進步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醫學影像的演算法,那麼到目前,用於醫學影像的演算法都有哪些進展?作為醫工交叉的專家,沈教授作出了解答:「醫學影像AI的每個應用都不一樣,所以方法非常多。還有同一個AI應用,用的都是非常某一點片面的開發。為了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我們要做很多的研究來應對挑戰。」

沈教授提出,過去的一年裡面,在影像AI領域至少有幾個方面的發展值得關注,包括小數據訓練、分散式計算、多模態判斷、可解釋化等。其中,小數據訓練在醫學領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開發一個新的應用,有時候數據非常多,但是標註的數據非常少,或者有些疑難疾病的數據量比較少。」

數據的問題一直存在。此前,雷鋒網的《2018醫學影像 AI 行業研究報告》曾指出,大型三甲醫院一年產生的影像數據在10T以上,但是卻存在數據不準、數據不全的問題。

據南方醫科大學副教授劉再毅介紹,醫院影像科每天產生很多數據,但其中能用的連1%都不到。而且,影像學診斷有兩大難點——異病同影和同病異影。 影像數據需要與後期準確的診斷治療結果進行關聯才有價值。但醫院裡的數據往往不完整,拿肺癌或其他腫瘤來說,在大醫院,滿足要求的可能只有10%~20%。在二甲等地方醫院,很多病人做完檢查之後,轉移到上級醫院看病,有完整資料的病人可能只有1%~2%。

考慮到數據缺失的情況,近幾年,出現了幾種解決小樣本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被稱為Fewshot learning(若只有一個標註樣本,則稱為Oneshot learning)。沈教授說到,「我們要嘗試把大數據已經學習好的東西遷移到小數據裡面。」

除此以外,分散式的學習也非常重要。當前國內醫院的數據是不出院的,但是醫療AI模型要需要足夠多的多中心樣本進行訓練,那麼怎樣訓練一些方法來達到訓練模型的目的?

沈教授提出三個方法,可以考慮在多中心訓練時,貢獻用於優化的梯度或者是在模型訓練結束後,通過模型的集成達到模型共享的目標以及將上述兩種方法結合起來。

總的來看,醫療AI產品屬於新生事物,無先例可循,准證審批規則有待成熟,仍需要數據標準及輔助診斷性能評價標準等。從技術到市場的全面理解,更好地建立行業共識,繼而推動技術革命,走向產業化落地,是中國醫學影像AI產學研用創新聯盟希望看到的事情。

劉士遠教授說到,醫療AI很火,但也存在被消費的情況,做企業的人也很辛苦。企業需要行業幫它們提供一些燃料或者營養,而不是一直地消耗它。只有醫工結合,企業壯大,未來實現盈利,才能夠讓醫療AI更加活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ResNet - 2015年 ILSVRC 的贏家(圖像分類,定位及檢測)
西部數據發布免費RISC-V內核SweRV,何時能替代Arm和x86?

TAG:雷鋒網 |